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pile 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這個英文單字在台灣也很常用到喔!pile 最常見的意思就是指「一堆」東西,比如說你房間裡那堆還沒洗的衣服,就可以說 “a pile of clothes”。不過這個字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用法,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
先來看幾個 pile 的常見用法:
用法 | 例句 | 說明 |
---|---|---|
a pile of | 我桌上有一堆文件要處理 | 表示數量很多的一堆東西 |
piles of | 他有成堆的漫畫收藏 | 強調數量非常龐大 |
pile up | 工作一直堆積起來 | 表示不斷累積的動作 |
pile into | 我們全部擠進那台小車 | 形容很多人塞進某個空間 |
說到 pile 的用法,很多人會搞不清楚 “a pile of” 和 “piles of” 的差別。其實很簡單,”a pile of” 就是單指一堆,而 “piles of” 則是強調有很多堆,數量更多。比如說你可能有 “a pile of books” 在書桌上,但圖書館裡就是 “piles of books” 了。這種細微的差別在日常生活對話中很實用,可以更準確地表達你想說的意思。
在醫學上,piles 這個字還有特別的意思,指的是痔瘡。這個用法在英文醫療資訊中很常見,像是 “suffering from piles” 就是在說痔瘡的問題。雖然跟原本「一堆」的意思差很多,但這也是 pile 的一個重要用法,特別是在看國外健康資訊的時候要注意。
另外在工程領域,micro pile(微型樁)是建築工法的一種,指的是直徑很小的基樁。這種專業術語可能一般人比較少用到,但如果你有朋友在營造業工作,可能就會聽到他們提到這個詞。台灣很多建築工地都會用到這種工法,特別是在地基加固的時候。
什麼是pile?這個英文單字原來這麼常用,其實它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比你想像中高很多!這個看似簡單的單字,用法超級靈活,從字面上的「堆疊」到形容「大量事物」,甚至還能當動詞使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超實用的單字,保證讓你下次看到它時會心一笑:「啊~原來是這個意思!」
先來看看pile最常見的幾種用法:
用法類型 | 例句 | 台灣常見情境 |
---|---|---|
名詞(一堆東西) | There’s a pile of laundry on my bed. | 房間裡那堆待洗的衣服山 |
動詞(堆積) | She piled the books on the desk. | 把期末考的講義堆滿書桌 |
量詞(大量) | I have piles of work to do. | 上班族抱怨「案子多到炸」 |
你可能不知道,在台灣的日常對話中也會不經意用到pile的概念。比如同事說「我桌上文件堆得像山一樣」,就是在形容a pile of documents;媽媽嘮叨「玩具又亂堆在地上」,就是toys piled on the floor。甚至連超商促銷時「商品堆成小山」的陳列方式,老外也會說merchandise piled up like a mountain。
這個單字最有趣的是它帶有「雜亂無章」的暗示。當你說「a pile of something」時,通常不是整齊排列的,而是有點隨意堆放的感覺。像台灣人最熟悉的場景:夜市收攤後「堆成小山的紙箱」,或是網購節後「堆在管理室的包裹」,都是用pile的完美時機。下次看到雜亂堆放的物品時,不妨在心裡默念這個單字,會發現它真的無所不在!
台灣人常説的pile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最近在網路上超常出現,但其實它不是英文那個「一堆」的意思啦!在台灣年輕人的用法裡,「pile」其實是從台語「歹勢(pháinn-sè)」演變來的,發音有點像英文的”pile”,所以大家就乾脆這樣寫,意思就是「不好意思」、「抱歉」的感覺。
這個詞會紅起來,主要是因為台灣人很愛把台語用英文諧音來寫,像之前也很紅的「是在哈囉」一樣。用「pile」講話會有一種可愛的feel,特別是在跟朋友開玩笑或是裝可愛的時候。不過要記得喔,這個詞比較適合用在非正式的場合,跟長輩或正式場合還是要好好說「不好意思」比較妥當啦!
用詞 | 來源 | 使用情境 | 例句 |
---|---|---|---|
pile | 台語「歹勢」諧音 | 朋友間聊天、網路用語 | 「昨天放你鴿子真滴pile~」 |
歹勢 | 正統台語 | 日常生活、稍微正式場合 | 「歹勢借過一下」 |
不好意思 | 中文 | 正式場合、對長輩 | 「不好意思打擾了」 |
講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台灣人真的很會發明這種中英混搭的詞彙。除了「pile」之外,像「魯蛇(loser)」、「肥宅(fat otaku)」也都是類似的用法。這些詞通常都帶點自嘲或輕鬆的意味,用起來會讓對話更有趣。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長輩或是不常上網的人可能會聽不懂,所以要看對象使用喔!
現在在IG限動或是LINE群組裡,常常可以看到年輕人用「pile」來表達小小的歉意或是害羞的心情。比如說遲到的時候傳個「pile我晚5分鐘到」,或是忘記回訊息時說「阿~pile現在才看到」。這種用法比起正經八百地道歉,反而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你俏皮的一面,氣氛也不會那麼嚴肅。
最近在跟外國朋友聊天時,發現他們很愛用”a pile of”來形容東西很多,像是”a pile of work”或是”a pile of laundry”。為什麼老外總愛用a pile of來形容東西很多?其實這跟英語的日常表達習慣有關,這種說法比單純用”many”或”a lot of”更有畫面感,讓人一聽就能想像東西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場景。
在台灣我們可能會說「一堆事情」或「一疊衣服」,但英文用”pile”這個字特別強調東西是雜亂堆放、沒有整理的狀態。比如說:
中文說法 | 英文對應說法 | 使用情境 |
---|---|---|
一堆文件 | a pile of documents | 辦公桌上亂糟糟的文件 |
一疊髒衣服 | a pile of laundry | 待洗衣服堆在洗衣籃裡 |
大量工作 | a pile of work | 工作多到做不完的感覺 |
這種用法在口語中特別常見,因為它不只是表達數量多,還帶有「雜亂無章」、「需要整理」的隱含意思。像是當你說”I have a pile of emails to reply”,就不只是說有很多郵件,還暗示這些郵件已經堆積一段時間沒處理了。
有趣的是,英語中類似用法的詞還有”heap”和”stack”,但”pile”是最口語化、最生活化的選擇。”Heap”通常指更大堆、更雜亂的東西,而”stack”則偏向整齊堆疊的物品。所以下次聽到老外說”a pile of”,就能更準確理解他們想表達的那種「亂糟糟堆在一起」的感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