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養鼠魚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嗎?這篇「鼠魚入門」指南就是為新手準備的!鼠魚因為嘴巴旁邊有像鬍鬚的觸鬚,游起來又像小老鼠一樣可愛,在台灣水族圈超級受歡迎。不過養鼠魚其實有不少小細節要注意,從挑選品種到日常照顧都有學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經驗。
首先來認識幾種台灣常見的鼠魚品種,不同種類的習性和飼養難度都不太一樣:
品種名稱 | 體長(公分) | 適合水溫(℃) | 飼養難度 | 特性 |
---|---|---|---|---|
白鼠魚 | 4-5 | 22-26 | ★★☆☆☆ | 最常見,適合新手 |
熊貓鼠 | 3-4 | 24-28 | ★★★☆☆ | 黑白配色,活潑好動 |
金線綠鼠 | 5-6 | 26-28 | ★★★★☆ | 體色華麗,需要較強過濾 |
紅頭鼠 | 4-5 | 24-26 | ★★★☆☆ | 頭部橘紅色,群游性強 |
養鼠魚最關鍵的就是水質管理啦!鼠魚對水質變化很敏感,建議每週換水1/3,使用水質穩定劑處理過的新水。溫度最好維持在24-26度之間,夏天要特別注意降溫。底砂建議用細顆粒的矽砂或黑土,太粗糙的底材會刮傷牠們的觸鬚。過濾系統不能太強,鼠魚喜歡緩水流,可以在出水口加個海綿減緩水流速度。
餵食方面,鼠魚是雜食性的,但偏愛肉食。可以準備沉底飼料、冷凍紅蟲或豐年蝦,記得要少量多餐,沒吃完的飼料要及時清理,不然水質很容易惡化。有個小技巧是晚上關燈後再餵食,因為鼠魚是夜行性動物,這個時候牠們的食慾最好。另外建議在缸裡放些沉木或水草,讓鼠魚有躲藏的地方,這樣牠們會更有安全感。
混養的話要特別注意,鼠魚性格溫和,容易被攻擊。適合的夥伴包括燈魚、孔雀魚等小型魚,但要避開會追咬魚鰭的魚種,像是虎皮魚就不太適合。缸子大小建議至少1尺半(45公分),鼠魚喜歡群居,一次養6隻以上牠們會比較開心。如果看到鼠魚經常浮到水面呼吸,可能是缺氧或水質出問題了,要趕快檢查過濾系統和換水。
鼠魚是什麼?新手必知的基礎介紹
最近在水族館常看到一種長得像老鼠的小魚對吧?那就是超可愛的鼠魚啦!這種魚因為嘴巴旁邊有幾根像鬍鬚的觸鬚,加上圓滾滾的身體,游起來超像小老鼠在爬行,所以才被叫做鼠魚。牠們其實是南美洲熱帶魚種,個性溫和又愛群游,很適合跟其他小型魚混養,是很多水族新手入門的首選喔!
鼠魚的種類超級多,從最常見的花鼠、咖啡鼠,到比較稀有的熊貓鼠、金線鼠,體型從3公分到10公分都有。牠們最特別的就是喜歡用嘴巴翻動底砂找食物,所以養鼠魚記得要選圓潤的底砂,才不會刮傷牠們的鬍鬚。這種魚對水質要求不算太高,但要注意水溫保持在22-26度左右,pH值中性偏弱酸最適合。
常見鼠魚種類 | 體長(公分) | 適合水溫(℃) | 特性 |
---|---|---|---|
花鼠魚 | 4-5 | 22-26 | 最常見、價格親民 |
咖啡鼠魚 | 5-6 | 22-26 | 體色像咖啡、適應力強 |
熊貓鼠魚 | 3-4 | 24-26 | 黑白配色、較為稀有 |
金線鼠魚 | 6-7 | 24-26 | 身上有金色條紋、價格較高 |
養鼠魚最有趣的就是看牠們群游的樣子,建議一次養個5-6隻以上,牠們會排成一排在缸底找食物,超級療癒的!餵食方面可以用沉底飼料,偶爾給點冷凍紅蟲或豐年蝦補充營養。記得鼠魚是夜行性的,所以晚上關燈後常常會看到牠們特別活躍。缸子裡最好放些沉木或水草讓牠們躲藏,這樣牠們會更有安全感喔!
為什麼鼠魚這麼受水族愛好者歡迎?這個問題其實從牠們可愛的外型到好養的特性都能找到答案。鼠魚圓滾滾的身材加上嘴邊那幾根像鬍鬚的觸鬚,游起來憨態可掬的樣子,光是看著就讓人心情變好。而且牠們是底棲魚,喜歡在水族箱底部活動,跟其他中上層魚類完全不會搶地盤,混養起來特別方便。
鼠魚的種類超級多,從常見的咖啡鼠、白鼠到高單價的熊貓鼠,價格帶很廣,新手老手都能找到適合的品種。牠們對水質的要求也不算太嚴格,只要注意不要有劇烈變化,基本上都能活得很好。最棒的是牠們會幫忙清理缸底的殘餌,根本就是自帶清潔功能的小幫手!
鼠魚種類 | 體長(公分) | 適合水溫(°C) | 價格帶(NT$) | 特色 |
---|---|---|---|---|
咖啡鼠 | 4-5 | 22-26 | 50-100 | 最常見,好養 |
白鼠 | 5-6 | 22-26 | 80-150 | 全身雪白很討喜 |
熊貓鼠 | 3-4 | 24-26 | 300-600 | 黑白配色像熊貓 |
金線鼠 | 4-5 | 22-26 | 200-400 | 身上有金色線條 |
養鼠魚真的很有樂趣,牠們常常會成群結隊在缸底探險,有時候還會做出一些很搞笑的動作,像是突然衝刺或是用嘴巴翻砂子。很多魚友都說,看鼠魚找東西吃的樣子就像在看尋寶遊戲,牠們會用觸鬚到處偵測,找到食物時那個興奮的樣子特別可愛。而且鼠魚的互動性很好,養久了甚至會認得主人,看到人靠近就會游過來討吃的。
說到餵食,鼠魚真的不挑嘴,沉底飼料、冷凍紅蟲、甚至是煮熟的蔬菜牠們都吃。不過要記得牠們是夜行性魚類,最好在關燈前餵食,這樣才能確保牠們有吃到東西。另外雖然牠們很溫馴,但混養時還是要注意不要跟太兇的魚放在一起,像是某些大型慈鯛或是虎皮魚,可能會去咬牠們的鬍鬚喔!
最近看到好多人在問「養鼠魚前你該準備哪些設備?」,其實鼠魚雖然可愛,但養起來還是有不少眉角要注意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養鼠魚這些年的經驗,讓新手朋友們少走點冤枉路。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魚缸選擇,鼠魚喜歡在底層活動,建議用長方形的缸子,長度至少45公分以上,這樣牠們才有足夠空間可以鑽來鑽去玩耍。記得要選強化玻璃的,比較耐用又安全。
再來就是過濾系統,鼠魚對水質很敏感,建議用外掛式或圓筒過濾器,過濾效果比較好。我自己是用外掛式的,清洗起來很方便,而且水流不會太強嚇到鼠魚。底砂部分推薦用細砂或圓潤的小石子,因為鼠魚會用鬍鬚翻砂找食物,太粗糙的底材會傷到牠們的鬍鬚喔!
加溫棒也是必備的,鼠魚適合的水溫是24-28度,台灣冬天有時候室溫會太低,加溫棒就能讓水溫保持穩定。另外燈具可以選LED的,省電又耐用,每天開8小時左右就夠了,鼠魚其實不太需要強光。
設備名稱 | 建議規格 | 注意事項 |
---|---|---|
魚缸 | 45cm以上長方形缸 | 強化玻璃材質較安全 |
過濾器 | 外掛式或圓筒過濾 | 水流不要太強 |
底砂 | 細砂或圓潤小石子 | 避免尖銳材質 |
加溫棒 | 50-100W | 搭配溫度計使用 |
燈具 | LED燈 | 每日照明8小時 |
飼養鼠魚還需要準備一些日常用品,像是水質測試劑就很重要,每週至少要測一次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濃度。換水用的虹吸管也是必備,建議每週換1/3的水,記得新水要先除氯再加進去。餵食方面可以用沉底飼料,鼠魚專用的那種顆粒比較小,牠們吃起來剛剛好。也可以偶爾給點冷凍紅蟲當點心,但不要餵太多以免污染水質。
最後提醒大家,設缸完記得要先養水1-2週再放魚,這樣水中的硝化系統才會穩定。可以加點硝化菌幫助建立菌群,等水質測試都沒問題了,再慢慢把鼠魚放進去。這樣牠們才能住得舒服,你也比較好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