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超熱又潮濕,家裡總是感覺黏黏膩膩的,連空氣都變得濁濁的,這時候真的超需要來個「髒東西退散」大掃除!說到清潔這件事,台灣人最在意的就是那些看不見的灰塵、黴菌和過敏原,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妙招,讓你的生活空間徹底淨化。

首先推薦幾個超好用的清潔神器,這些都是主婦們實測有效的法寶:

清潔項目 推薦工具 使用小技巧
浴室黴菌 小蘇打+白醋 噴灑後靜置15分鐘再刷洗
廚房油污 橘子皮酒精 自製天然清潔劑環保又有效
地板灰塵 靜電拖把 先乾擦再濕拖效果加倍
空氣淨化 負離子空氣清淨機 搭配開窗通風效果更好

說到空氣品質,最近PM2.5又開始飆高,我家那台空氣清淨機根本是24小時運轉。記得要定期更換濾網,不然機器反而會變成髒東西的溫床。還有啊,衣櫃和床墊這種容易藏塵蟎的地方,可以用除蟎吸塵器每週清理一次,過敏兒真的會很有感。

廚房是最容易累積油垢的地方,我發現用熱水加檸檬汁來擦抽油煙機的效果超乎想像。那個陳年油垢遇到酸性物質就會軟化,比起用力刷半天,這樣輕鬆多了。冰箱也要記得定期清理,過期的醬料和發霉的食物趕快丟掉,這些都是細菌的快樂天堂。

最後提醒大家,清潔劑不要混著用喔!上次我阿姨把漂白水和鹽酸混在一起,差點沒被那個氯氣熏昏。現在我都改用天然素材,像是茶樹精油就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滴幾滴在水裡拖地,整個家裡都會有種很舒服的草本香氣。

髒東西退散

1. 誰最需要「髒東西退散」?這些族羣必看防疫指南!最近天氣變化大,病毒又開始活躍起來,特別是這幾類人真的要特別注意防護啦!不是我在嚇唬你,身邊已經有好幾個朋友中鏢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哪些人最容易中招,還有超實用的防護小技巧。

首先就是每天要接觸超多人的服務業朋友,像便利商店店員、餐廳服務生這些,根本就是病毒傳播的高風險羣啊!再來就是免疫力比較弱的老人家和小朋友,還有那些整天關在冷氣房的上班族,空氣不流通超容易生病的。最後就是通勤族,捷運公車上人擠人的,一個不小心就被傳染了。

高風險族羣 容易感染原因 防護重點
服務業人員 接觸人羣多 勤洗手、戴口罩
老人小孩 免疫力較弱 補充營養、減少外出
上班族 密閉空間 保持通風、多喝水
通勤族 人潮擁擠 隨身帶酒精、避開尖峯

說到防護方法,真的不是戴口罩就沒事了喔!像我們家隔壁早餐店阿姨,她除了戴口罩還會戴手套找零錢,每天下班一定馬上洗澡換衣服。還有我那個在醫院工作的表姐,她包包裡永遠有兩瓶隨身酒精,一瓶噴手、一瓶噴手機,這些小細節真的超重要。另外啊,很多人會忽略手機的清潔,其實手機比馬桶還髒,記得每天都要用酒精棉片擦一擦。

最近流行的病毒特別狡猾,症狀有時候很輕微,讓人以為只是小感冒就不在意。我朋友上週就是這樣,以為是普通喉嚨痛,結果傳給全家人才發現是流感。所以啊,只要覺得身體怪怪的,最好還是快篩一下比較保險,現在藥局都買得到快篩試劑,很方便的。

2. 什麼時候最容易沾上髒東西?一天中最危險的3個時段,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日常作息息息相關。大家可能沒注意到,有些時段特別容易把外面的細菌、灰塵帶回家,今天就來分享這三個「高風險時段」,讓你知道怎麼避開這些髒東西入侵的黃金時間!

首先就是早上通勤時間,特別是搭捷運或公車的時候。這時候人擠人,扶手、座椅上累積了整晚的灰塵,加上大家剛起床可能還沒完全清醒,摸臉、揉眼睛的動作特別多。更別說有人會在車上吃早餐,食物碎屑掉得到處都是,這些都是細菌的溫床啊!

時段 髒東西來源 防護建議
早上7-9點 大眾運輸工具扶手、座椅 隨身帶酒精噴霧,碰到公共物品後消毒
中午12-14點 餐廳桌面、門把 用餐前用濕紙巾擦桌子,避免手直接摸臉
傍晚17-19點 超市推車、電梯按鈕 購物後立刻洗手,或用指關節按電梯

再來是午餐時間,很多人會外食或叫外送。餐廳的桌子看起來乾淨,其實上面可能殘留前一位客人留下的油漬、食物殘渣。更可怕的是門把和菜單,這些地方很少被清潔,卻被無數人摸過。建議大家吃飯前一定要用濕紙巾把桌面擦過一遍,不然真的會吃進一堆看不見的髒東西。

最後是下班後的採買時間,這時候超市、菜市場人最多。你有沒有想過,那個購物推車的把手可能一整天都沒消毒過?還有生鮮區的冰櫃門、電子秤的按鍵,都是細菌的聚集地。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電梯按鈕,尤其是辦公大樓的,從早到晚被按了上百次,上面累積的細菌量真的很驚人。

髒東西退散

3. 家裡哪些地方藏最多髒東西?主婦實測嚇一跳!最近有位台灣媽媽心血來潮,用專業檢測儀器把家裡徹底掃描一遍,結果發現這些平常沒在注意的角落,細菌量竟然比馬桶座還高!今天就來分享她的實測數據,看完保證你也想立刻去大掃除~

先說最驚人的發現,冷氣濾網的髒污程度根本是隱形殺手!這位媽媽拆開半年沒清的濾網,上面卡滿灰塵、黴菌和皮屑,檢測數值直接破表。更可怕的是,每次開冷氣這些髒東西就會在室內循環,難怪家裡小孩老是打噴嚏。再來就是冰箱門膠條,那個摸起來黏黏的溝槽裡,黴菌量是馬桶圈的3倍多,尤其夏天濕氣重更容易滋生細菌。

廚房也有幾個重災區,像砧板溝痕微波爐轉盤下方,食物殘渣混著水氣,檢測儀器都嗶嗶叫不停。最意外的是電視遙控器,全家人每天摸來摸去卻很少清,細菌量居然跟手機螢幕差不多!下面是實測數據比較表:

檢測位置 細菌量(RLU) 對比基準
馬桶座 300 基準值
冷氣濾網 2,800 高出9.3倍
冰箱膠條 950 高出3.2倍
砧板溝痕 1,200 高出4倍
遙控器按鍵 650 高出2.1倍

浴室部分也很有戲,牙刷架底部蓮蓬頭出水孔都是黴菌大本營。主婦特別提醒,很多人會忽略洗衣機膠圈,那個黑黑的霉斑用漂白水都刷不掉,最好定期用專用清潔劑浸泡。臥室的話枕頭芯最恐怖,三年沒換的枕頭檢測出塵蟎排泄物超標,難怪睡覺老是皮膚癢。

這些數據一出來,主婦群組整個炸鍋,大家紛紛表示要立刻檢查家裡的這些角落。其實很多地方不是看不到就不髒,只是我們習慣性忽略,建議至少每季要重點清潔這些隱藏版髒污熱點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