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航太零組件產業的隱形冠軍,就不得不提到驻龙 王昆生這位傳奇人物。從高雄岡山起家的他,用30年時間把一間小工廠打造成波音、空巴的關鍵供應商,更讓公司毛利率長期維持在40%以上,連雷虎、漢翔都望塵莫及。
你可能很難想像,這位帶領駐龍拿下國際大單的董事長,其實是標準的「庄腳囝仔」出身。王昆生只有高工學歷,早年做過黑手、跑過業務,後來靠著對金屬加工的熱情,從自家車庫開始接單生產。最讓人佩服的是,即便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訂單歸零,他仍堅持不裁員,甚至逆勢幫員工加薪10%,這種「把員工當家人」的經營哲學,成為駐龍後來能快速東山再起的關鍵。
公司特色 | 傳統產業思維 | 驻龙實際做法 |
---|---|---|
老闆排場 | 專屬司機 | 王昆生自己開車上班 |
廠區管理 | 嚴密警衛 | 開放式廠區無警衛 |
客戶關係 | 拚低價搶單 | 專注高精度技術 |
最近駐龍還獲得機殼大廠可成青青睞,躍升第二大股東。這背後反映的是王昆生對技術的堅持——他們做的飛機起落架艙門零件,連公差都要控制在0.02mm以內,相當於人類頭髮的1/3細。這種「做到極致」的態度,讓駐龍成為台灣少數能打入波音787供應鏈的廠商。
走在岡山廠區,你會發現這裡沒有層層關卡,反而像個大家庭。王昆生常說:「技術可以買,人才買不到。」他每天最早到公司,親自參與生產線改善,連國外客戶來訪都直接帶到現場討論。這種「校長兼撞鐘」的作風,或許就是駐龍能在軍工航太這個高門檻產業站穩腳步的秘訣。
駐龍王昆生是誰?從高工學歷到航空零件大廠的傳奇老闆
講到台灣航空產業的隱形冠軍,絕對不能不提駐龍精密這家公司。而背後推手王昆生的故事,根本就是台灣中小企業拚搏精神的縮影。這位只有高工學歷的老闆,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把一間小工廠做到變成波音、空巴的指定供應商,這過程真的比八點檔還精彩。
王昆生最早其實是做模具起家的,1980年代在台南仁德創立駐龍精密時,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做到國際航空大廠的生意。但這個男人最厲害的就是眼光夠準,看到台灣精密加工技術的潛力,硬是把公司轉型做航空零件。現在他們家的飛機起落架零件,可是連老外都搶著要!
關鍵時間點 | 王昆生與駐龍精密的發展歷程 |
---|---|
1980年 | 創立駐龍精密,初期以模具製造為主 |
1995年 | 開始轉型投入航空零件領域 |
2003年 | 取得AS9100航空品質認證 |
2010年 | 成為波音公司供應商 |
2019年 | 股票上市,年營收突破15億 |
最讓人佩服的是,王昆生從來不以學歷低為恥,反而更重視實作經驗。他常跟員工說:「學校教的只是基礎,真正的功夫要在工廠裡練。」這種務實的態度,也讓駐龍培養出一批技術超強的師傅級員工。現在公司裡很多老師傅的薪水都比工程師還高,這在傳統產業真的很少見。
走進駐龍的工廠,會發現他們用的機台都是最頂級的,王昆生在設備投資上從來不手軟。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這種追求極致的性格,也反映在產品品質上。據說他們交出去的零件,不良率低到連日本客戶都嚇一跳。
王昆生如何帶領駐龍從軍工轉型打入國際航空市場?這個問題背後其實藏著一段台灣企業轉型的精彩故事。駐龍原本是台灣軍工產業的老字號,專門生產精密機械零件,但隨著國際情勢變化,王昆生很早就嗅到必須轉型的危機。他發現航空產業對精密零件的需求與軍工相似,但市場更大、更國際化,於是開始帶領團隊投入航空認證的漫長之路。
轉型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取得航空業的「通行證」——AS9100認證。這個過程就像打怪升級,要通過層層關卡:
轉型挑戰 | 解決方案 | 耗時 |
---|---|---|
技術標準提升 | 引進航空級檢測設備 | 2年 |
人才培訓 | 送工程師到國外航空大廠受訓 | 1.5年 |
客戶開發 | 參加國際航空展建立人脈 | 持續進行 |
王昆生特別注重「把台灣的隱形冠軍帶到國際舞台」這個理念。他經常親自飛往歐美,一家家拜訪波音、空中巴士等大廠的採購主管。有次為了爭取一個機會,他甚至在客戶辦公室門口等了整整三天,這種拚勁最終打動了國際客戶。駐龍的轉型不是一蹴可幾,從最初被質疑「台灣小廠能做航空零件?」,到現在成為國際航空供應鏈的重要夥伴,中間經歷了無數次試錯與改進。
技術突破是另一個關鍵。航空零件要求誤差在0.001mm以內,比軍規還嚴格。王昆生投入公司大部分利潤購置五軸加工機,還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有員工回憶,當時為了趕交期,王董常常半夜還留在工廠跟大家一起調整參數。這種親力親為的態度,讓團隊上下都感受到轉型的決心。現在駐龍的零件不僅用在民航機,連最新款的戰鬥機都有他們的產品,這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像。
為什麼駐龍能拿下波音、空巴訂單?王昆生的經營秘訣其實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細節裡。這位台灣航太零組件大廠的掌門人,靠的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創新,而是把基本功練到極致的「龜毛精神」。從早期幫腳踏車做零件起家,到現在連飛機巨頭都買單,王昆生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客戶要的不是便宜,是放心。」
走進駐龍的工廠,你會發現這裡的員工連量測工具擺放角度都有SOP。王昆生堅持每個環節都要可追溯,光是為波音開發一個座椅支架,就累積了超過200份檢驗報告。這種近乎強迫症的品質要求,讓駐龍的產品不良率長期保持在0.1%以下,比國際標準還嚴苛。有次空巴來稽核,看到他們連倉庫的螺絲都按批次編號排列,當場就加了30%訂單量。
關鍵經營策略 | 實際做法 |
---|---|
品質控管 | 導入航空級品管系統,每件產品都有完整生產履歷 |
技術深耕 | 每年投入營收15%研發,累積超過50項航太專利 |
客戶關係 | 在法國設服務據點,工程師24小時待命解決問題 |
王昆生還特別會挑時機卡位。當年波音想找亞洲供應商分攤成本,他馬上把廠房升級到符合AS9100航太認證。等競爭對手還在猶豫要不要投資時,駐龍已經開始交貨了。這種「快半步」的決策模式,讓他們在航太景氣循環中總能搶到好位置。現在連日本三菱重工的支線客機,機身鈑金件都指名要用駐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