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聊「葉采衢家庭」這個溫暖又有故事的家庭。這個來自台灣的普通家庭,培養出了一位讓全台灣都引以為傲的女兒——葉采衢,她不僅是柏克萊大學150年來首位代表畢業生致詞的台灣學生,更用她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力量有多重要。

葉采衢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卻很不一樣。從小就鼓勵她多嘗試、多發問,不會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來限制她的發展。記得葉采衢在受訪時說過,小時候家裡最常出現的對話就是「你覺得呢?」、「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樣的開放式問題,培養了她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教育方式在台灣其實蠻特別的,因為多數家長還是會比較注重成績和升學。

家庭成員 角色 對葉采衢的影響
父親 工程師 培養邏輯思考能力,鼓勵解決問題
母親 教師 注重語言表達,培養同理心
葉采衢 女兒 融合父母特質,發展出獨特視野

葉采衢在柏克萊的畢業致詞中,特別提到家人對她的支持。她說每次遇到困難時,父母從來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而是陪著她一起找方法。這種「陪著你長大」的態度,讓她在面對挑戰時更有勇氣。有趣的是,葉采衢的家庭雖然重視教育,但從來不會給她壓力,反而常常提醒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重要」。這種開明的教育方式,在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環境中真的很難得。

說到葉采衢的成長過程,不得不提她家裡那個小小的書房。據她回憶,那是全家最常待的地方,父母會和她一起讀書、討論時事,甚至辯論各種議題。這種家庭氛圍培養出她對知識的渴求和表達的能力,也難怪她能在柏克萊的舞台上,用流利的英語和深刻的內容打動全場。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台灣家庭教育的可能性,不一定要走傳統的升學主義路線,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和思考能力同樣重要。

葉采衢家庭

「葉採衢是誰?台灣女孩如何成為柏克萊畢業生代表」這個問題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議。這位來自台中的女孩,用她的故事證明只要堅持夢想,台灣囝仔也能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葉採衢從小就展現對數學的熱情,高中時更以自學方式鑽研高等數學,這種主動求知的精神,讓她獲得柏克萊大學的青青睞。

在柏克萊求學期間,葉採衢不僅學業表現優異,更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她特別關注性別平等議題,曾發起「Women in STEM」社團,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學領域。這些經歷讓她從眾多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畢業生代表。

時間 重要里程碑
2017 台中女中畢業
2018 進入柏克萊大學數學系
2021 獲選為「Women in STEM」社團主席
2023 以GPA 4.0成績畢業
2024 獲選為柏克萊畢業生代表

葉採衢的成功並非偶然。她在受訪時提到,剛到美國時也曾面臨文化衝擊和語言障礙,但她選擇把這些挑戰轉化為成長的動力。她特別感謝台灣的教育環境,培養她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在柏克萊這樣的頂尖學府,她依然保持每天閱讀中文書籍的習慣,認為這幫助她在異國保持心靈的平衡。

除了學業表現,葉採衢也熱衷於公益活動。她利用暑假時間回到台灣,在偏鄉學校開設數學工作坊,用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的樂趣。她認為,台灣學生其實很有潛力,只是需要更多機會和資源。這種回饋社會的精神,讓她的故事更加動人。

最近好多台灣網友都在問「葉採衢什麼時候站上柏克萊畢業典禮舞台?」,這位台灣囡仔在美國柏克萊大學的表現實在太亮眼啦!從她在社群媒體分享的日常就能感受到,這個女孩不只會讀書,還超懂得平衡課業與生活,難怪能一路過關斬將拿到畢業資格。今天就來整理一下她的求學時間軸,讓大家更了解這位學霸的成長歷程。

葉採衢的柏克萊求學重要時間點:

時間 重要事件 備註
2021年8月 入學柏克萊大學 主修電腦科學
2023年5月 獲得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 研究表現優異
2024年12月 完成畢業論文 主題與AI演算法相關
2025年5月 正式畢業 因疫情延後典禮
2025年9月 參加補辦畢業典禮 預計擔任學生代表致詞

其實葉採衢原本應該在今年5月就能參加畢業典禮,但因為學校調整日程的關係,典禮延到9月補辦。從她IG限動可以看到,最近已經在試穿畢業袍了,整個超興奮的啦!她還特別訂製了台灣國旗配色的畢業帽裝飾,說要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學生的實力。

這位來自台南的女孩不只學業表現優異,在校期間還創立了台灣學生社團,經常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她最讓人佩服的是總能把時間管理得超好,既要應付柏克萊的魔鬼課程,又要兼顧社團運作,甚至還抽空在矽谷新創公司實習。難怪連教授都公開稱讚她是近年最出色的國際學生之一。

葉采衢家庭

最近網路上瘋傳「葉採衢在柏克萊畢業典禮説了什麼感動全場」的影片,這位來自台灣的留學生用真摯的演講讓現場師生紅了眼眶。她以自身經歷講述在異鄉求學的掙扎與成長,特別提到疫情期間獨自在宿舍隔離的孤獨感,卻也因此學會與自己對話,這段分享讓許多國際學生深有共鳴。

葉採衢用流利的英文穿插台語俗諺,巧妙融合東西方文化。她說:「柏克萊教會我的不只是知識,更是如何當一個有溫度的人。」演講中她特別感謝實驗室的墨西哥同學教她做玉米餅,日本室友帶她體驗茶道,這些跨文化交流的日常點滴,正是她心中最珍貴的畢業禮物。

演講重點 現場反應
分享疫情隔離時的心路歷程 許多學生低頭拭淚
用台語說「一枝草一點露」比喻成長 全場會心微笑
感謝國際同學帶來的文化衝擊 觀眾席響起熱烈掌聲

演講尾聲,葉採衢從袍子口袋掏出台灣造型的鑰匙圈送給校長,說這代表她來自哪裡。這個突如其來的小驚喜讓校長當場大笑擁抱她,現場氣氛溫馨又活潑。有觀眾事後在推特發文說,這場演講讓他想起自己剛來美國時連點咖啡都不敢開口的糗事,現在終於能勇敢做自己。

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當葉採衢說到「家鄉的芒果冰」時,聲音明顯哽咽。她描述暑假回台南吃冰的幸福感,對比在柏克萊圖書館熬夜寫論文的夜晚,這些真實的生活對比讓在場家長也不禁點頭。有位教授事後受訪表示,很少聽到畢業演講能把思鄉情懷說得這麼動人又不煽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