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窗戶外有鳥巢,真係一個令人驚喜嘅發現!每日朝早都會聽到啲幼鳥嘅叫聲,感覺成個屋企都充滿生機。我諗好多住喺城市嘅朋友都好少遇到咁親近大自然嘅機會,所以特別想同大家分享下呢段特別嘅經歷。

觀察鳥巢真係一件好有趣嘅事,我仲特登記錄咗啲鳥類活動嘅時間表:

時間段 常見活動 出現頻率
清晨5-7點 成鳥外出覓食 每日
上午9-11點 幼鳥練習叫聲 隔日
下午2-4點 成鳥回巢餵食 每小時
黃昏6-8點 全家休息,偶爾整理鳥巢 每週幾次

發現鳥巢之後,我開始留意到好多以前冇注意嘅細節。原來啲雀仔都好有規律,特別係餵食嘅時候,成鳥會好小心咁檢查四周環境先飛返巢。有時仲會見到佢哋叼住啲小樹枝返來加固個巢,真係好有建築天份!

為咗唔騷擾到佢哋,我都做咗啲功課。首先將窗簾長期拉開少少,等佢哋習慣有人類活動。其次就係盡量唔好突然開窗或者製造太大聲響,特別係清晨同黃昏時段。最緊要係忍住唔好影相打卡,因為閃光燈會嚇親啲雀仔。

而家每日最期待嘅就係睇住個鳥巢嘅變化,由最初得兩隻蛋到而家有四隻毛茸茸嘅幼鳥,成個過程真係好感動。有時佢哋會好奇咁望入屋,同我四目交投幾秒,然後又若無其事咁繼續自己嘅活動,呢種微妙嘅互動真係好特別。

窗戶外有鳥巢

最近天氣轉涼,不少台灣人家裡的窗戶外開始出現鳥巢,這時候「窗户外有鳥巢該怎麼辦?5個台灣人常見處理方式」就成為熱門話題。其實遇到這種情況不用太緊張,台灣人通常會用這幾種方式來應對,既照顧到小鳥也讓自己生活不受影響。

首先最多人選擇的就是「和平共處」,特別是發現裡面已經有鳥蛋或幼鳥的時候。台灣人普遍很有愛心,會暫時忍受鳥叫聲和偶爾的鳥糞,等小鳥長大飛走後再清理。很多人還會偷偷觀察鳥爸媽餵食的溫馨畫面,當成生活中的小確幸。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段期間盡量不要開窗打擾牠們,避免親鳥棄巢。

第二種是「輕柔勸離」,適用於鳥巢剛搭建還沒下蛋的階段。台灣人通常會用樹枝輕輕撥動鳥巢,或是掛些CD片、亮晶晶的裝飾品來嚇阻。記得動作要輕,畢竟這些小鄰居也是辛苦找材料來築巢的。有些人會選擇噴些天然柑橘精油,鳥類不喜歡這個味道就會自己搬走。

處理方式 適用時機 注意事項
和平共處 已有鳥蛋或幼鳥 避免驚擾、定期清潔窗台
輕柔勸離 築巢初期 使用無害驅鳥方法
通報動保 保育類鳥種 提供清晰照片協助辨識
防鳥裝置 預防未來築巢 選擇友善環境材質
自行拆除 確認無鳥居住 戴手套口罩避免病菌

第三種情況是遇到保育類鳥類,像是台灣藍鵲或領角鴞這種珍貴品種,很多台灣人會主動通報動保單位。動保人員通常會來評估狀況,必要時協助移巢到更安全的地方。記得先拍照記錄,方便專業人員判斷鳥種和處理方式。

預防勝於治療,不少台灣家庭會在窗戶外安裝防鳥刺或防鳥網。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設計美觀的款式,不會影響建築外觀又能有效防止鳥類築巢。建議選擇不鏽鋼或環保材質的產品,避免傷害到鳥類也比較耐用。

最後一種是確認鳥巢已經廢棄後的清理工作。台灣人通常會選個晴朗的日子,戴好手套和口罩,用長夾子把巢移到附近的樹上。有些人會保留幾根羽毛當紀念,畢竟能近距離觀察鳥類生態的機會真的不多。記得清理時要噴些消毒水,畢竟野生鳥類可能帶有寄生蟲或病菌。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小鳥愛在我家窗台築巢?專家解析3大原因」,其實這不是偶然現象喔!根據鳥類專家的觀察,小鳥會特別偏愛某些住家的窗台,主要是因為環境條件剛好符合牠們的需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可愛的小訪客為什麼會選中你家當作臨時旅館,說不定看完你就會發現自己家根本是五星級鳥巢飯店呢!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安全性」,窗台通常位於建築物的高處,而且有遮雨棚或冷氣主機的遮蔽,對小鳥來說簡直是天然堡壘。特別是台灣常見的麻雀、白頭翁這些小型鳥類,最喜歡找這種既隱密又能快速逃生的地方築巢。如果你家窗台附近剛好有樹木或電線,那就更容易成為鳥兒們的首選,因為牠們可以先把周邊環境觀察清楚,確認安全後才會進駐。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材料取得方便」,現代都市裡到處都是適合築巢的素材。來看看小鳥最愛收集哪些東西:

築巢材料 取得來源
乾草樹枝 公園、花盆
毛線碎布 陽台晾衣繩
塑膠繩 隨風飄來的垃圾
羽毛 其他鳥類換羽掉落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讓你意想不到,就是「人類活動的溫度」。很多住家窗台因為緊鄰廚房或浴室,會散發微微的熱氣與濕氣,這種微環境特別適合孵蛋。尤其台灣春季多雨潮濕,窗台角落往往比野外更乾爽溫暖。鳥媽媽們可聰明得很,會找這種既不用自己調溫又能防風雨的好地方。所以如果你家經常有煮飯的蒸氣飄到窗邊,或是冷氣排水管在附近,那就更容易吸引鳥類來築巢啦!

窗戶外有鳥巢

發現窗户外有鳥巢的第一時間該做什麼?

最近天氣轉涼,不少鳥類開始找地方築巢,如果你突然發現窗户外有鳥巢的第一時間該做什麼?先別急著動手處理,這可是觀察大自然的好機會呢!台灣常見的麻雀、白頭翁都喜歡在窗台或冷氣機旁築巢,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靜,避免驚擾到鳥媽媽。記得把窗簾拉上一半,既能觀察又能給鳥兒安全感,畢竟誰都不喜歡被盯著看嘛~

常見窗邊築巢鳥類與習性

鳥類名稱 築巢季節 特徵 注意事項
麻雀 全年均可,春季最多 雜草、羽毛築成雜亂巢穴 適應力強,但幼鳥容易掉落
白頭翁 3-8月 杯狀巢,常用塑膠繩等人工材料 叫聲響亮,晨間可能吵鬧
綠繡眼 4-6月 精緻吊巢,常築於樹葉茂密處 非常膽小,需保持距離

發現鳥巢後的前三天最關鍵,要特別留意有沒有親鳥回來照顧。有時候鳥媽媽只是暫時離開覓食,如果貿然移動鳥巢反而會讓幼鳥失去照顧。建議準備個小本子記錄鳥兒的活動時間,這樣就能知道牠們的作息啦!如果是住在高樓層,記得檢查窗戶附近有沒有貓咪出沒的危險,台灣街貓很多都超會爬牆的。

這段期間盡量避免在窗邊大聲講話或突然開關窗戶,洗衣機、吸塵器這些噪音大的家電也最好遠離鳥巢位置。要是發現鳥巢位置真的會影響日常生活(比如擋住冷氣排水管),可以聯繫當地野鳥學會幫忙處理,他們有專業的移巢技巧。順帶一提,現在手機都很方便,遇到不認識的鳥類可以用Merlin這個APP拍照辨識,還能順便做公民科學記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