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大家知道嗎?我們常聽到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年份」其實就是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年法,這種算法已經流傳好幾千年啦!每次過年看農民曆的時候,上面寫的「甲子年」、「乙丑年」就是這樣來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有趣的古老智慧,順便教大家怎麼簡單算出任何年份對應的天干地支組合。
首先要知道天干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兩組合起來就是60年一個循環,所以叫「六十甲子」。像2025年就是乙巳年,蛇年喔!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快速查詢近幾年的對應:
西元年份 | 天干地支 | 生肖 |
---|---|---|
2020 | 庚子 | 鼠 |
2021 | 辛丑 | 牛 |
2022 | 壬寅 | 虎 |
2023 | 癸卯 | 兔 |
2024 | 甲辰 | 龍 |
2025 | 乙巳 | 蛇 |
要自己算的話其實不難,天干的部分用西元年份尾數對照:4是甲、5是乙、6是丙…依此類推。地支就用年份除以12的餘數來找,比如2025除以12餘9,對照地支表第9個是「巳」。這樣組合起來就是乙巳年啦!老一輩的人真的很厲害,用這種方法就能把年份記得清清楚楚。
不過要提醒大家,農曆新年才是真正換生肖的時間點喔!像2025年2月4日立春之後出生的寶寶才是屬蛇,之前出生的還是屬龍。這個細節很多人會搞錯,特別是1、2月出生的人要特別注意。下次看農民曆的時候,不妨多留意這些天干地支的標示,其實裡面藏著很多古人智慧的結晶呢!
天干地支到底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傳統曆法知識
每次看農民曆或是聽到長輩說「今年是甲辰年」就一頭霧水嗎?其實天干地支是我們老祖宗超厲害的發明,不只拿來記年,連時辰、方位都能用!這套系統從商朝就開始用了,流傳到現在已經三千多年,台灣很多傳統節慶、算命、擇日都還在使用,真的是我們文化裡超重要的寶藏呢。
天干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和地支兩兩搭配,就像數學的排列組合一樣,60年才會輪完一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六十甲子」。像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明年2026年就是丙午年,這樣輪下去。
天干 | 地支 | 組合範例 | 常見用法 |
---|---|---|---|
甲 | 子 | 甲子年 | 記年、算命 |
乙 | 丑 | 乙丑時 | 時辰計算 |
丙 | 寅 | 丙寅日 | 擇日、農事 |
除了記年,地支還對應到每天的12個時辰喔!像是子時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午時就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以前人沒有手錶,就靠這個來安排作息。現在有些老人家還是會說「卯時起床」、「酉時收工」,就是從這裡來的。另外像生肖也是用地支來配的,子鼠、丑牛、寅虎…這樣一路排下去,所以知道年份的地支就能馬上算出生肖啦!
這套系統在台灣民間還是很常用到,比如結婚要挑好日子、開市要選吉時,甚至搬家、動土都會參考。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少用,但了解這些知識,下次回鄉下跟阿公阿嬤聊天就不會鴨子聽雷,還能跟他們請教更多有趣的傳統智慧呢!
為什麼台灣老一輩還在用甲子年?帶你認識天干地支。每次聽長輩講「今年是乙巳年」總是一頭霧水嗎?這種用天干地支紀年的方式其實已經流傳超過兩千年,在台灣民間特別常見,尤其是農民曆、廟宇活動或是傳統節慶都會用到。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古老智慧,讓你下次跟阿公阿嬤聊天不再有代溝!
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的紀年系統,由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組合而成。天干就像是一個家族的輩分排行,地支則像是月份或時辰的代號,兩者搭配起來每60年會循環一次,所以也叫做「六十甲子」。老一輩習慣用這個方式,除了是文化傳承,也因為它跟農事、風水命理都息息相關。像是選結婚日子、開工動土,長輩們都會翻農民曆看「甲子」、「乙丑」這些日子。
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搞懂天干地支的組合規則: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範例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舉例來說,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是甲辰年,而2025年現在這個乙巳年就是天干的「乙」配上地支的「巳」。這種紀年方式在台灣民間還是很活躍,像是廟裡求的籤詩、嬰兒的出生八字,甚至連中藥行的藥材保存期限都會用天干地支來標註。
有趣的是,天干地支不只拿來記年,還可以記時辰。古時候一天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個地支,像是「子時」就是半夜11點到1點,「午時」就是中午11點到1點。所以常聽到的「午時水」就是指中午打的井水,老一輩認為這時候的水特別純淨。這些生活智慧都是從天干地支系統延伸出來的,難怪長輩們這麼離不開它。
2025年是哪個天干地支年?快速查詢小技巧分享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2025年到底是什麼天干地支年啊?」其實台灣人常說的農曆年除了數字年份外,還有用天干地支來紀年的方式。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超實用的小技巧,讓你一秒查出2025年的干支年,順便搞懂背後的原理,以後就不用再問人啦!
首先直接公布答案:2025年是乙巳年!這個「乙」是天干,「巳」是地支,組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乙巳年」。想知道怎麼算出來的嗎?其實有個超簡單的對照表可以參考:
年份尾數 | 天干 | 地支 |
---|---|---|
4、5 | 甲、乙 | 子、丑 |
6、7 | 丙、丁 | 寅、卯 |
8、9 | 戊、己 | 辰、巳 |
0、1 | 庚、辛 | 午、未 |
2、3 | 壬、癸 | 申、酉 |
不過這個方法要搭配農曆年來看才準喔!像2025年雖然西曆是2開頭,但農曆新年是從2025年1月29日開始,所以要用2025來算。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口訣:「天干地支六十年,甲子開始輪流轉」,只要知道1984年是甲子年,往後加41年就是2025年,這樣推出來也是乙巳年沒錯。
另外教大家一個生活小妙招,現在手機的農曆APP都很方便,直接輸入日期就能顯示干支年。像是LINE的農曆小工具或是手機內建的日曆功能,查起來都超快速的。如果想用傳統方法,也可以去廟裡拿農民曆來看,上面都會寫得很清楚。不過現代人最常用的還是上網查啦,Google打「2025 天干地支」馬上就有答案,連計算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