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窗戶的選擇與保養小撇步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拉開房間窗簾,讓陽光從房間窗戶灑進來,這種感覺真的超舒服的!不過你知道嗎?選對窗戶材質和保養方式,會讓你的生活品質提升不少喔。

先來聊聊窗戶材質的選擇,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有這幾種:

材質類型 優點 缺點 適合環境
鋁合金 耐用、價格實惠 隔音效果普通 預算有限、一般住宅
塑鋼 隔熱隔音佳 容易變色 高樓層、馬路邊
斷橋鋁 保溫效果好 價格較高 溫差大地區
木質 質感好 需定期保養 鄉村風格裝潢

我家去年換了斷橋鋁的窗戶,雖然貴了點,但冬天真的比較不會冷,夏天開冷氣也比較省電,長期下來其實滿划算的。記得要選有防盜功能的鎖具,特別是住低樓層的朋友,安全還是要擺第一啦!

窗戶的清潔也是門學問,我發現用報紙擦玻璃效果意外地好,比用抹布擦還不容易留水痕。如果是高樓層的外窗,建議買那種磁吸式的雙面擦窗器,安全又方便。每個月固定清潔一次窗軌,才不會積灰塵卡卡的,我都是用舊牙刷沾點肥皂水刷一刷,再用吸塵器吸乾淨。

最近發現一個小技巧,在窗戶邊緣貼上防撞條,不僅開關窗時安靜無聲,還能防止小孩撞到受傷。如果是西曬的房間,可以考慮貼隔熱膜,價格不貴但降溫效果很明顯,比一直開冷氣環保多了。

房間窗戶

房間窗户怎麼挑?5個台灣人最常忽略的選購重點,其實很多人在裝潢時都會把預算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卻忽略了窗戶這個影響居住品質的關鍵。台灣氣候潮濕又多颱風,選錯窗戶可能會讓你後悔莫及,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人最容易忽略的細節。

首先要注意的是「氣密性」,台灣冬天東北季風強勁,氣密性差的窗戶會讓冷風咻咻灌進來。建議選擇氣密等級8級以上的產品,尤其是住在高樓層或沿海地區的朋友更要注意。再來是「隔音效果」,現在很多房子都蓋在大馬路邊,選窗時可以特別注意STC(隔音係數),一般來說至少要達到25dB以上才夠用。

選購重點 建議規格 適用情況
氣密性 8級以上 高樓層/沿海地區
隔音效果 STC 25dB以上 臨馬路/鬧區住宅
玻璃類型 膠合玻璃或Low-E玻璃 西曬房間/防颱需求
五金配件 304不鏽鋼材質 潮濕地區/海邊住宅
開窗方式 橫拉式或外推式 小空間/安全考量

說到玻璃類型,很多台灣人為了省錢只選普通清玻璃,但其實西曬房間很適合用Low-E玻璃來隔熱,而膠合玻璃則是有防颱和防盜的雙重效果。五金配件也是常被忽略的地方,特別是住在潮濕地區的話,一定要選304不鏽鋼材質的滑軌和鉸鏈,不然用沒幾年就會卡卡的生鏽。

最後是開窗方式的選擇,台灣很多小宅空間有限,傳統的外推窗其實很佔位置,現在流行的橫拉式或內倒式設計就實用多了。特別是家裡有小朋友的話,內倒式設計比較安全,不用擔心小孩爬窗的危險。這些細節看似小事,但實際住進去後就會發現差很多,建議大家在裝潢前真的要好好考慮清楚。

最近颱風季又來了,是不是發現家裡窗戶又開始滴滴答答漏水了?「為什麼我家窗戶總是漏水?老師傅教你DIY解決方法」這個問題困擾超多台灣家庭,尤其老公寓更容易中招。其實窗戶漏水不外乎幾個常見原因,自己動手檢查修補真的不難,今天就來分享老師傅傳授的實用技巧,幫你省下找師傅的錢!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窗框周圍的矽利康老化龜裂,台灣潮濕氣候加上太陽曝曬,通常2-3年就會劣化。這時候準備好刮刀、中性矽利康和膠槍,先把舊膠條徹底清除(記得要清到見底),再用酒精擦乾淨表面,最後打上新矽利康,記得要壓平收邊才防水。建議選購彈性好的防霉矽利康,價錢大概200-300元就很好用。

另外窗戶排水孔堵塞也是大問題,特別是外推窗設計的。準備一根鐵絲或專用通條,從外側排水孔輕輕疏通,你會驚訝發現裡面可能卡滿樹葉、泥沙甚至小蟲屍體。這個動作每半年就要做一次,不然雨水排不掉就會倒灌進屋內。如果是氣密窗漏水,可能要檢查這個零件是否正常:

漏水部位 可能原因 DIY解決方法
窗框接縫處 矽利康老化 重打中性防霉矽利康
窗戶下緣 排水孔堵塞 用鐵絲疏通排水孔
玻璃四周 膠條硬化變形 更換新膠條(五金行有賣)
窗軌道 積水排不出去 調整窗戶傾斜度約2-3度

還有一種情況是窗戶本身變形導致密合度不足,這時候可以試著調整窗扇的螺絲鬆緊度,或是加裝防風雨膠條(五金行叫「氣密條」)。如果是鋁窗,記得檢查窗框與牆壁接縫處的水泥是否剝落,這個就要用彈性水泥補強了。施工前記得先把表面清乾淨,最好挑連續晴天作業,不然剛補好又碰到下雨就白做工啦!

房間窗戶

台北潮濕氣候下,房間窗户該如何保養才不會發黴?這真的是住在台北的朋友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尤其像現在這種梅雨季節,牆壁和窗框總是濕漉漉的,一不小心就會長出黑黑的霉斑,看了實在很阿雜。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人常用的防霉小撇步,讓你家的窗戶可以保持乾爽又美觀。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通風,但台北常常下雨又不能整天開窗,這時候可以準備一台除濕機放在窗邊。我自己是習慣在早上出門前把除濕機開到中午,回家後再開個兩小時,這樣窗戶周圍的濕氣就會少很多。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用那種除濕盒掛在窗框上,效果也不錯。記得要定期檢查除濕盒有沒有滿,通常一個月就要換一次。

再來就是清潔的部分,很多人以為擦窗戶只要擦玻璃就好,其實窗框和溝槽才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我每個禮拜都會用稀釋的漂白水(1:10的比例)來擦拭窗框,特別是那種鋁窗的軌道,一定要用小刷子把縫隙裡的灰塵都清乾淨。下面這個表格是我整理的不同材質窗戶的清潔方式:

窗戶材質 清潔頻率 推薦清潔劑 注意事項
鋁窗 每週一次 漂白水稀釋液 軌道要特別刷洗
木頭窗 每月一次 白醋加水 避免過濕導致木材膨脹
塑鋼窗 每兩週一次 中性清潔劑 不要用菜瓜布會刮傷

除了這些基本保養,我還發現一個小秘訣就是在窗框周圍貼上防霉膠條。這種膠條在五金行都買得到,可以吸收多餘的水氣,而且一片可以用好幾個月。特別是浴室窗戶,裝了之後真的差很多,再也不會看到那些噁心的黑色霉斑了。另外像是窗簾也要記得定期清洗,因為布製品最容易吸濕氣,建議至少兩個月要洗一次。

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發現窗戶已經有發霉的情況,千萬不要直接用濕抹布去擦,這樣反而會讓霉菌擴散。最好是先用除霉噴劑噴一噴,靜置15分鐘後再用乾布擦拭。我試過很多牌子,覺得日本進口的除霉劑效果最好,雖然貴一點但真的值得投資。平常也可以準備一支小油漆刷,看到窗框有霉點就馬上刷掉,不要讓它有機會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