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颱風來襲前的準備指南
每年夏天到秋天,台風總是讓台灣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帶來豐沛雨量,恨的是它造成的災害。最近日本氣象廳就預測今年第10號颱風可能相當強勁,這讓我們更要提前做好準備。
颱風來臨前,家裡一定要檢查這些重點項目:
檢查項目 | 建議做法 | 備註 |
---|---|---|
門窗牢固度 | 加裝防颱膠帶或木板 | 特別是老舊公寓要注意 |
陽台雜物 | 收起花盆、晾衣架等易飛物品 | 避免成為「飛行凶器」 |
儲備糧食 | 準備3天份的乾糧和飲用水 | 泡麵、罐頭最實用 |
行動電源 | 充飽電並準備手電筒 | 停電時超級重要 |
記得小時候颱風天最期待的就是全家一起窩在客廳,聽著窗外風雨聲吃泡麵的時光。但現在長大了才知道,那時候爸媽其實都很緊張,每隔幾小時就要去檢查門窗有沒有漏水,或是陽台排水孔有沒有被落葉堵住。現在手機都能收到即時颱風動態,但老一輩還是習慣聽收音機,所以家裡最好準備一台電池式收音機。
說到颱風假,雖然大家都很期待,但其實放颱風假的時候最危險。很多人會趁風雨變小跑出去買東西,結果被突然增強陣風吹落的招牌砸傷。去年就有個阿伯颱風天跑去超商買啤酒,結果被飛來的塑膠棚架擦傷,真的划不來。颱風天叫外送也很母湯,外送員的安全更重要啊!
颱風過後也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山區的朋友。土石流的危險不會因為颱風離開就消失,有時候雨下得夠多,颱風走後兩三天才發生土石流。市區的話則是要注意路樹倒塌和電線垂落的問題,騎機車的朋友千萬別為了搶快就冒險穿越積水區,誰知道水坑底下有沒有被沖走的人孔蓋。
台灣人必看!2025年颱風季來臨前該準備什麼?颱風季又要來了,每年7到9月是台灣最容易遇到颱風的時候,特別是現在氣候變遷越來越明顯,颱風強度也越來越難預測。趁現在颱風還沒來,趕快把該準備的東西準備好,才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啊!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家裡要備齊防災物品,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個防災包,放在隨手可拿的地方。防災包裡至少要放這些東西:手電筒(記得檢查電池有沒有電)、乾糧和飲用水(建議準備3天的量)、急救藥品、重要證件影本、現金(颱風天ATM可能不能用)、手機行動電源。另外家裡有老人或小孩的,也要記得準備他們的特殊需求物品,像是嬰兒奶粉或長輩的慢性病藥物。
必備物品 | 建議數量 | 注意事項 |
---|---|---|
飲用水 | 每人每天3公升 | 準備3天份量 |
乾糧 | 足夠3天食用 | 選擇不易腐壞的餅乾、泡麵 |
手電筒 | 至少2支 | 備用電池要充足 |
行動電源 | 2-3個 | 事先充飽電 |
急救箱 | 1組 | 檢查藥品是否過期 |
再來就是要檢查家裡門窗的狀況,特別是住在高樓層的朋友,陽台的雜物一定要收好,花盆、曬衣架這些容易被風吹走的東西最好先搬進室內。老舊公寓要特別注意窗戶的牢固度,如果發現窗框有鬆動,趕快找師傅來修理,不然颱風來的時候可能會整片被吹走,超危險的!
最後提醒大家要隨時注意氣象預報,現在手機都很方便,可以下載中央氣象局的APP,設定颱風警報推播。如果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就要避免外出,特別是山區和海邊絕對不要去。住在低窪地區或容易淹水的地方,最好事先規劃好避難路線,知道最近的避難所在哪裡,以備不時之需。
颱風天什麼時候最危險?專家教你避開風雨高峯期
颱風來襲時,很多人都會問:「到底哪個時段最危險啊?」其實颱風的危險時段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這些關鍵時間點,就能有效避開最猛烈的風雨。根據氣象專家的觀察,颱風影響台灣的時間通常可以分成幾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的危險程度都不一樣。
首先要注意的是颱風登陸前6小時,這個時段風雨會突然增強,特別是沿海地區可能出現強陣風和長浪。很多民眾就是低估這個時段的威力,還跑出去買東西或觀浪,結果發生意外。再來就是颱風中心通過時,這時候風向會突然改變,瞬間風速可能達到巔峰,路樹和招牌最容易在這時候被吹落。
颱風階段 | 危險程度 | 注意事項 |
---|---|---|
登陸前6小時 | ★★★★ | 風雨驟增,避免外出 |
中心通過時 | ★★★★★ | 風向驟變,遠離窗戶 |
登陸後3小時 | ★★★ | 強降雨持續,慎防淹水 |
颱風遠離時 | ★★ | 西南氣流帶來持續降雨 |
颱風登陸後的3小時內也不能大意,雖然風勢可能稍減,但降雨量往往達到最高峰,低窪地區容易積水或淹水。很多駕駛人就是覺得風雨變小了就開車出門,結果被困在淹水的道路上。另外颱風遠離時也要注意,特別是引進西南氣流的情況下,中南部地區可能出現持續性豪雨,山區要特別小心土石流。
颱風天的危險時段其實跟它的移動速度和路徑密切相關,建議大家養成習慣,颱風來襲時每3小時就查看一次最新氣象資訊。現在手機都很方便,裝個氣象APP就能隨時掌握颱風動態,千萬不要憑感覺判斷風雨大小。如果住在容易淹水或土石流潛勢區,更要提前做好防災準備,該撤離的時候就不要猶豫。
颱風來襲時該如何準備防災包?台灣人必備清單是每個家庭都要提前準備好的重要物品。台灣每年夏天颱風季來臨時,常常會遇到停水停電甚至淹水的狀況,這時候如果手邊有個完善的防災包,就能讓全家人更安心度過難關。防災包不是隨便塞幾樣東西就好,而是要根據家庭成員需求來準備,特別是家裡有長輩、嬰幼兒或寵物的話,更要考慮周到。
首先防災包最好選用防水材質的背包或手提袋,放在家中容易拿取的位置。基本物品一定要包含飲用水和食物,建議準備每人每天至少2公升的礦泉水,以及3天份的乾糧,像是餅乾、泡麵、罐頭等不易腐壞的食品。另外別忘了準備手動開罐器,不然罐頭打不開就尷尬了。藥品部分除了個人常備藥,也要準備OK繃、消毒藥水等簡易醫療用品。
類別 | 物品清單 |
---|---|
飲食 | 礦泉水、餅乾、泡麵、罐頭、開罐器、免洗餐具 |
醫療 | 個人藥品、OK繃、消毒藥水、口罩、體溫計 |
照明 | 手電筒(含備用電池)、螢光棒、蠟燭 |
通訊 | 行動電源、收音機(手搖式尤佳) |
其他 | 輕便雨衣、毛巾、換洗衣物、重要證件影本、現金零錢、哨子 |
除了這些基本物品,有嬰幼兒的家庭記得要準備奶粉、尿布和濕紙巾;養寵物的話也要幫毛小孩準備飼料和飲水。另外現在智慧型手機很重要,記得準備防水袋和行動電源,最好再帶個手搖式收音機,停電時才能接收最新災情資訊。現金零錢也要準備一些,因為停電時ATM可能無法使用,小額鈔票會比較好用。最後別忘了把重要證件如身分證、健保卡等都先影印一份放在防災包裡,正本則用防水袋另外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