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原來「作部首」這麼有趣!這些字你都認識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中文字都有「作部首」這個偏旁呢?像是「你」、「他」、「們」這些常用字,其實都跟「人」有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作部首」小知識,讓你以後寫字更有感覺!
常見的「作部首」字整理
先來看幾個最常見的例子:
部首 | 例字 | 意思 |
---|---|---|
亻(人字旁) | 你、他、們 | 跟人有關 |
扌(提手旁) | 打、拍、抓 | 跟手部動作有關 |
氵(三點水) | 河、海、湖 | 跟水有關 |
艹(草字頭) | 花、草、菜 | 跟植物有關 |
這些部首真的超實用的,只要看到就能大概猜出這個字的意思。比如看到「扌」就知道跟手有關,看到「氵」就想到水,根本就是中文的密碼啊!
這些「作部首」字你寫對了嗎?
有時候我們寫字會不小心把部首寫錯。像是「冷」字,很多人會把左邊的「冫」(兩點水)寫成「氵」(三點水),其實「冫」才是正確的,因為它表示「冰涼」的意思。還有「初」字,左邊是「衤」(示字旁)不是「礻」(衣字旁),因為它跟「開始」有關,不是跟衣服有關。
手機輸入法也能用部首找字
現在用手機打字很方便,但遇到不會唸的字怎麼辦?其實可以善用部首輸入法喔!像是Google翻譯的鍵盤就有這個功能。先選部首,再選剩下的筆畫,就能找到你要的字。比如要打「彬」字,先選「木」部,再找右邊的「分」,超方便的!
有趣的「作部首」冷知識
你知道嗎?有些字的部首位置很特別。像「穎」字,部首是「禾」但在左下角;「夠」字,部首是「夕」但在右邊。還有「坐」字,雖然有兩個人,但它的部首是「土」!這些小細節真的會讓人覺得中文好有趣,每個字都有它的故事。
什麼是作部首?台灣小學生都學過的基本概念,其實就是字典裡用來分類漢字的重要部件啦!就像把玩具分類收納一樣,部首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想查的字。台灣小朋友從低年級就開始學這個,老師會用彩色筆把部首圈起來,讓大家更容易記住。
說到部首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他把漢字分成540部。現在常用的部首系統是清朝《康熙字典》整理的214部,像是「氵」代表水、「艹」跟植物有關。這些部首不只是查字典用,還能猜出字的意思喔!比如看到「吃、喝、唱」都有「口」部,就能聯想到跟嘴巴有關的動作。
常見部首 | 代表意義 | 例子 |
---|---|---|
木 | 樹木 | 林、森 |
火 | 火焰 | 炎、熱 |
女 | 女性 | 媽、姐 |
心 | 情感 | 想、愛 |
在台灣的國語課本裡,通常會用活潑的方式教部首。像二年級會玩「部首拼拼樂」,把「日」和「月」拼成「明」;三年級學「部首家族」,把「打、拍、抓」這些手部動作的字歸在一起。有些老師還會設計「部首尋寶遊戲」,讓小朋友在課文裡找特定部首的字,找到最多的人可以當「部首小博士」呢!
實際查字典時,知道部首真的超方便。比方說要查「貓」字,先找「豸」部,再數剩下的8畫就能找到。不過現在小朋友除了用傳統字典,也會用教育部《國語小字典》APP,直接輸入部首就能跳出相關字,連筆畫數都不用數了。但老師還是會要求先學傳統查法,畢竟這是中文的基本功啊!
為什麼學中文要先認識作部首?老師沒告訴你的秘密
學中文的時候,老師總是要我們先背部首,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其實部首就像是中文的DNA,掌握了它,學起中文字就會事半功倍!今天就要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老師不一定會特別強調,但超級實用的學習秘訣。
你知道嗎?中文字有超過80%都是形聲字,而部首就是這些字的「家族標記」。比如說「氵」這個部首,看到它就知道這個字跟水有關,像「河」、「海」、「湖」都是。這樣一來,就算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能猜個大概意思,是不是很神奇?而且部首還能幫助我們快速查字典,不用一個一個字慢慢找,省下超多時間!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組常見部首和相關字,看完你就懂部首有多好用:
部首 | 意思 | 範例字 |
---|---|---|
艹 | 植物相關 | 花、草、菜、莓 |
扌 | 手部動作 | 打、抓、拍、扔 |
訁 | 言語相關 | 說、話、講、語 |
钅 | 金屬相關 | 鐵、銅、銀、鋼 |
除了幫助理解字義,部首還能幫我們記住字的寫法。像「心」字底的「情」、「想」、「怕」都跟心情有關,這樣記起來就特別有邏輯。很多外國朋友學中文覺得最難的就是記字形,但如果你懂得部首的規律,就會發現中文字其實很有系統,不是隨便畫出來的圖畫。
更厲害的是,部首還能幫助我們分辨相似字。像是「晴」和「睛」,一個是日字旁跟太陽有關,一個是目字旁跟眼睛有關,這樣就不會搞混了。下次看到「請」、「清」、「情」這類長得很像的字,只要看部首就能馬上分辨它們的不同,根本不用死記硬背!
作部首怎麼用在字典查字?3步驟教你快速找到生字
每次翻字典查生字都像在玩尋寶遊戲嗎?其實只要掌握「作部首」這個小技巧,查字典就能變得超簡單!今天就來分享超實用的3步驟查字法,讓你以後查字典不再滿頭問號,連阿公阿嬤都能輕鬆學會喔~
第一步:找出字的「作部首」在哪裡
每個中文字都有它的「作部首」,就像人的姓氏一樣重要。先觀察生字最明顯的偏旁,通常會出現在字的左邊或上面。比如「好」字的作部首是「女」字旁,「明」字的作部首是「日」字旁。有些字比較特別,像「為」字的作部首是「爪」,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啦!
常見作部首位置對照表:
作部首位置 | 例子 | 作部首 |
---|---|---|
左邊 | 好 | 女 |
上面 | 花 | 艹 |
外面 | 國 | 囗 |
右下角 | 建 | 廴 |
第二步:翻到字典的「部首檢字表」
找到作部首後,翻開字典最前面的「部首檢字表」。這個表會把所有部首按照筆畫數排列,從1畫到17畫都有。比如「女」是3畫,就在3畫的區域找;「艹」是3畫(雖然看起來像2畫,但實際算3畫喔!)。找到部首後,旁邊會標示這個部首的字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頁。
第三步:計算剩餘筆畫數找生字
確定部首後,還要計算生字「扣除部首」後的筆畫數。比如「好」字,女部3畫,右邊的「子」是3畫,所以要在女部3畫的區域找「3+3」的字。有些字典會直接用總筆畫數排序,這時候就要看字典的使用說明了。找到對應頁碼後,就能輕鬆查到生字的讀音和意思啦!
小提醒:遇到不確定作部首的字時,可以試試看字的四個角落,或者直接查「難檢字表」。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順手,以後查字典再也不用從頭翻到尾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