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醫藥界有個熱門話題叫做「二掛丁」,其實就是將現有藥物重新開發新用途的做法。這種方式不僅能節省研發成本,還能加速新療法的上市速度,對於治療一些棘手的疾病特別有幫助。像是普利昂病(prion disease)這種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科學家就發現某些已經核准的藥物可能具有抑制異常蛋白質堆積的效果。

說到二掛丁的優勢,真的不得不佩服科學家的創意。傳統新藥研發動輒要花上10年時間,耗資數十億美金,但透過重新定位現有藥物,整個流程可以縮短到3-5年。而且這些藥物已經通過人體安全性測試,大大降低了臨床試驗的風險。目前已經有幾種常見藥物被發現可能對神經退化性疾病有幫助:

原有用途 藥物名稱 潛在新用途
抗瘧疾 奎寧 抑制普利昂蛋白聚集
抗憂鬱 氟西汀 神經保護作用
抗癌 伊馬替尼 調節蛋白質折疊

其實二掛丁的概念在台灣醫療界也不算新鮮事了。像我們熟悉的阿斯匹靈,原本是止痛退燒藥,後來發現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威而鋼最早是開發來治療心絞痛的,現在反而以治療陽痿聞名。這種老藥新用的案例越來越多,也讓醫學界開始重新檢視現有藥物庫,希望能挖掘出更多潛在的治療價值。

在實驗室裡,研究人員會用高通量篩選技術,快速測試數千種已核准藥物對特定疾病的效果。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用在像普利昂病這種缺乏有效治療的疾病上。有趣的是,有些天然化合物也被發現具有抗普利昂蛋白的活性,這讓二掛丁的來源更加多元化了。不過要提醒的是,雖然這些發現令人振奮,但距離實際臨床應用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驗證效果和安全性。

二掛丁

二掛丁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傳統工法

說到台灣傳統建築工法,「二掛丁」絕對是老師傅們的拿手絕活!這種用紅磚堆砌的技術,在早年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可是撐起整棟房子的重要角色。簡單來說,二掛丁就是將磚塊以特定方式交錯排列,讓牆面更穩固的砌法,現在雖然比較少見了,但在一些老宅或廟宇還是看得到它的蹤影。

二掛丁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排列方式,磚塊不是隨便疊上去就好。老師傅們會把磚塊分成「丁磚」和「順磚」,丁磚就是短邊朝外,順磚則是長邊朝外,兩種磚交錯排列,讓牆體更扎實。這種工法不只美觀,還能讓牆面承受更大的重量,難怪以前的人蓋房子都愛用這招!

磚塊類型 排列方式 功能特點
丁磚 短邊朝外 增加牆面結構強度
順磚 長邊朝外 讓牆面更平整美觀
交錯排列 丁磚與順磚交替 提升整體穩定性與抗震能力

現在走在台灣的老街,仔細觀察那些紅磚牆,說不定就能發現二掛丁的蹤跡。這種工法雖然費工,但耐用度真的沒話說,有些百年老屋到現在牆面還是完好如初。可惜現在會這種技術的師傅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大多選擇現代化的建築方式,讓這種傳統工法慢慢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

不過最近幾年,有些文創產業開始重視這些傳統技藝,把二掛丁運用在特色建築或裝潢上,讓更多人認識這種台灣獨有的工法。下次看到紅磚牆時,不妨多留意一下磚塊的排列方式,說不定你也能成為辨識二掛丁的小達人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二掛丁何時用?老屋翻新最佳時機解析」,其實老屋翻新真的要看時機,不是想翻就翻那麼簡單。台灣的老房子特別多,尤其台北那些40年以上的老公寓,要翻新前一定要先搞清楚結構狀況,不然隨便動工可能會出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老屋翻新要注意的重點時機,讓你的翻修工程更順利。

首先最明顯的時機就是房子出現結構性問題的時候,像是牆壁裂縫越來越明顯、地板傾斜、門窗變形卡住這些狀況。這些都是房子在跟你求救的信號,千萬不要拖,趕快找專業師傅來評估。另外雨季來臨前也是檢查的好時機,因為漏水問題在雨天會特別明顯,這時候翻修才能對症下藥。

翻新時機 適合工程項目 注意事項
雨季前2-3個月 屋頂防水、外牆修補 要預留乾燥時間
地震頻發後 結構補強、樑柱檢查 需專業結構技師評估
管線老化 全室水電重拉 要申請相關許可
子女成家 空間格局調整 考慮未來使用需求

再來就是管線問題,台灣很多老房子的電線還是那種舊式的,用了30年以上真的很危險。如果你家常常跳電、插座發燙,或是水壓不穩、水管有異味,這些都是該翻新的警訊。特別是現在夏天用電量大,老舊線路更容易出問題,建議可以趁天氣還沒最熱的時候處理。另外像我們這種住在老公寓的,如果樓上樓下鄰居都在翻修,其實可以考慮一起做,這樣施工比較不會互相干擾,費用有時候還能談到團購價。

最後要提醒大家,老屋翻新除了看時機,也要看自己的預算和準備程度。不是說看到牆壁有點裂縫就急著全部打掉重做,有些小問題其實局部修補就好。建議可以先找幾家廠商來估價,比較看看哪些工程是現在非做不可,哪些可以再等等。畢竟在台灣買房已經很不容易了,老屋翻新更要精打細算,把錢花在刀口上才不會後悔。

二掛丁

二掛丁怎麼做?老師傅手把手教學

最近好多人在問二掛丁怎麼做?老師傅手把手教學來啦!這可是台灣傳統工藝,做起來其實不難,但要做得漂亮就需要一點小技巧。今天就把老師傅的獨門秘訣都挖出來分享給大家,保證看完你也能做出超有質感的二掛丁。

首先準備材料很重要,老師傅說寧願多花點錢買好料,也不要貪便宜用劣質品。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材料清單,照著買就對啦:

材料名稱 規格要求 備註
原木條 長120cm x 寬5cm 建議用檜木或杉木
砂紙 180-400號 粗細都要準備
木工膠 耐水性佳 不要買到快乾型的
鐵釘 3分長度 最好選防鏽的

工具準備好之後,第一步就是要處理木料。老師傅特別強調,木條一定要先放在陰涼處風乾至少三天,不然做好後容易變形。打磨的時候要順著木紋方向,來回磨個5-6次就夠了,太用力反而會傷到木頭。接著上膠的時機很重要,要在膠水半乾不乾的時候把兩根木條對接,這樣黏性最強。

組裝時有個小撇步,老師傅說先在接合處畫條鉛筆線做記號,這樣釘釘子時才不會歪掉。釘的時候要斜著45度角釘進去,每根釘子間隔約15公分最剛好。最後記得用濕布把多餘的膠水擦乾淨,不然乾掉會很難看。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3小時,建議選個涼爽的下午來做,才不會滿頭大汗影響心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