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wcount>0 何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中國姓氏排名 |百家姓逄姓氏排名第幾 |【逄在百家姓排第幾】 - MirrorT 風水網
何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中國姓氏排名 |百家姓逄姓氏排名第幾 |【逄在百家姓排第幾】

《百家姓》排列次序不是人口數量多少,而是北宋朝代政治地位準則:例如趙氏(宋朝皇室姓氏)、錢氏(吳越國王姓氏)、孫氏(錢俶正妃姓氏)、李氏(南唐國王姓氏)吳越錢塘地區最家庭姓氏。

而宋朝敵政權北漢君主姓劉,契丹君主採劉姓皇族漢姓,所以劉姓作為大姓排在了後面。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目前國際上公認有關姓氏頻率研究方法,為止發現收集宋朝、元朝、明朝文獻,採集統計樣本,每一人物姓名、籍貫或居住地、工作地區、文獻表明地點進行統計,同時當時多次人口統計數值,年份間隔為加權數計算全國和各省人口數比重,從而推算出當時全國姓氏期望分佈頻率。

1982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漢字整理研究室)和山西大學合作,利用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首次使用計算機七個省(市)(北京、福建、廣東、遼寧、四川、上海、陝西)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74,900個人姓名資料進行統計,後寫成七百多頁《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統計》。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杜若甫、助理研究員袁義達中國姓氏人數比例進行了詳細研究。

該研究國家統計局提供1982年全國人口0.5‰抽樣資料(57萬餘人),以及1970年台灣出版《台灣地區人口姓氏分佈》一書進行統計,計算機處理獲得。

1995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出版《姓氏典故》一書中公佈了國1436個姓氏使用頻率《姓氏頻度表》,該表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張書巖研究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中科院遺傳1986年、國家語委會漢字處1989年三次抽樣統計結果。

中華書局1999年7月《中華字典·附錄》中收錄了《中華姓氏頻度表》,2001年7月中華《百家姓》雜誌第1期第45頁轉錄。

[5]
2006年,中國大陸調查百家姓次序,袁義達主持完成[21][22]。

這項調查共涉及1110個縣市,2億九千六百萬人口數據,獲得姓氏4100個,省籍、地區、縣市三級人口比例統計排定。

調查發現:李、王、張三個大姓人口接近1億,超過中國大陸總人口7%;佔中國大陸總人口1%以上姓氏共有18個,佔人口0.1%以上姓氏共有129個,而這129個姓氏人口佔中國大陸總人口87%。

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是當今中國大陸十大姓氏。

2007年中國公安部全國户籍人口統計:王姓成中國大陸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7.25%。

這個排名2006年1月中國科學院統計有。

主要分佈河南安陽市區,其他地方各有其家族成員。

不過百人,言出一系。

分佈於河南省,南北朝時期族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名字,於當時人崇尚鳥類,姓起成了「難」。

後來姓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存在。

袁義達研究組在山西調查「難」姓時,引來了韓國尋親團。

他説,韓國文化界認為,這個姓是韓國「難」姓根源:「河南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石碑,記載一個卑族官員事跡,他名字叫『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改名成了『江』。

隨後,這些姓『難』鮮卑族到了現在朝鮮半島,韓國人認為這些人是自己祖先。


袁義達介紹,「死」姓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北部,是北魏時期少數民族四字複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第四姓:𡶦(⿱山丘,音「亞」)
袁義達説,這個姓是研究組在安徽省渦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發現,共有2000人左右。

這些人是嶽飛直系後代。

嶽飛後人遭秦檜迫害逃亡,「嶽」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

稀有「源」姓,源自古代少數民族
百家姓相信大家是知道,那麼你知道中國人姓氏是什麼嗎?下面咱們來説説中國人姓氏是什麼。

百家姓相信大家是知道,那麼你知道中國人姓氏是什麼嗎?下面咱們來説説中國人姓氏是什麼。

逄姓,《百家姓》中排名第296位,逄(pang)姓出自姜姓,起源於3000多年前,炎帝後裔逄伯陵,國名氏,故逄氏後人奉逄伯陵逄姓始祖。

逄(pang)姓大陸和台灣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百家姓中“聞莘黨翟,譚貢勞逄”排名第296位。

出自姜姓,上古炎帝後裔,國名氏。

炎帝後裔名叫陵,商初受封於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

世稱逄伯陵。

到了西周武王時候,逄國滅亡,改其地,改封姜太公,逄國後人國名作為姓氏,成為逄氏。

起源於夏朝,是弓箭手逄蒙後代。

唐代學者顏師説,逄姓起源和逢姓,是逄蒙後代。

夏朝時候,有一個出名弓箭手叫逄蒙,拜后羿師。

他後代他姓逄,稱為逄氏。

起源於春秋時期,春秋時齊國君主有車左官名逄父,他後代稱逄氏。

成為逄氏一支。

逄父後裔子孫中,有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古代“逄”、“逢”、“蓬”三字通假,稱逄氏、逢氏、蓬氏,後來有轉為龐氏者,世代相傳。

日本天皇,雖然歷史上是日本統治者,但是現在天皇,成為一個象徵,手中並沒有什麼權力。

但是天皇是日本一個存在,很多國家人是有名有姓,但是天皇卻只有名字,沒有姓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呢?而且天皇家族中儘管人數眾多,沒有一個是能夠參軍軍人,這是什麼?日本天皇確實是沒有姓氏,不算軍人。

日本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和日本民眾整體象徵。

很之前日本,站權力頂人稱為“大王”,7世紀時開始使用“天皇”稱號稱當時“君主”。

漫長歲月變遷,雖然天皇制度保留,但是實際權力,直到現在成為一個“”象徵性人物。

普通日本民眾稱天皇是“天皇様”,其實日本不僅是天皇,皇族存在姓氏。

眾多新聞報道之中,會出現“XX宮”字樣,比如現在日本今上天皇二兒子稱為“秋篠宮”(あきしののみや),而“秋篠宮”並並非是他姓氏,而是“宮號”。

“宮號”是日本皇族男丁結婚獨立後賜予形式上稱號。

(之前有單身皇子男丁創立宮家例子),那麼天皇為何沒有姓氏呢?古代,天皇是處於“賜予他人姓氏”一個角色,天皇地位是超過姓氏,沒有人能夠天皇封姓氏,並且日本人很多,但是天皇以來有一個,所以沒有有姓氏。

同時,有一個原因,那日本天皇家族稱為“萬世一系”,並未出現過第二個天皇家族,其他國家朝代更替皇帝會出現換,日本天皇沒有和其他人進行機會,所以天皇沒有姓氏狀態。

這個問題,二戰時期,日本軍隊號稱“天皇軍隊”,可以想象天皇應該是軍隊統治人。

日本憲法中規定,天皇定位為“陸海軍大元帥”位置,而皇太子以及其他皇族會任命將官。

舊日本陸海軍中有一些皇族成員,這些人稱為“皇族軍人”。

日本明治維新後,效仿英國王室制度推行了皇族參軍行動。

但是嚴格意義上講,日本天皇並非實際“軍人”,明治、、昭和前期(1868年~1945年),歷史進程上來看,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到日本戰敗這段期間,天皇可以稱為“軍人”,而其皇族是可以參軍。

但是戰後,GHQ主導下,修改了日本憲法,規定了日本天皇包括皇族內成員不能夠加入衞隊或者擔任衞隊任何職務。

上杜絕了天皇家族參軍可能,所以自此後天皇稱為“軍人”。

我國,每一個人姓氏有着流長歷史。

從上古時期開始,我國有着姓氏這麼個説法了,但是任誰保證百家姓中姓氏他認識。

説那些很少見姓氏,拿姓氏字數來説,單字姓到十字姓,我們中華大地上出現過。

其中有四個姓氏我們以為是日本姓氏,但我們錯了,它們來中國。

第四個是東門。

我們知道有一個叫西門慶人,可是沒想到東門是我們國家姓氏。

東門姓出自於姬姓,源自於春秋時期,當時魯莊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字襄仲,當時擔任魯國大夫職位,因為他家東門邊,所以大家叫他東門襄仲。

後來因為逐出國家,後世繼任家主人紀念他,於是祖號“東門”姓,後稱“東門氏”了。

第三個是端木,聽到這個名字腦子裏往往浮現出”端木磊“畫面,而認識他人會以為這個姓氏是日本姓,畢很少見複姓。

端木是古老姓氏,源自於東周時期,據《元和姓纂》記載,端木姓鼻祖是思想家孔子弟子端木賜(即子貢)。

原本端木姓分佈十分,但是後來他們大多數姓氏改為端姓、木姓、沐姓,所以現在很少有姓端木了。

第二個是東野姓。

東野姓讓我們聯想到日本説家東野圭吾,但是他們並沒有什麼聯繫。

東野姓源於姬姓,當時武王伐紂後分封眾人,姬旦子伯禽代父受封,封魯公。

魯公生了三個孩子,他賜第三個孩子“子魚”一成東野田,讓他自,因此“子魚”從此東野姓,田名,這東野姓來歷。

後一個垣了。

這個姓氏是讓人誤會了,是新垣結衣那麼影響下,很多人相信這個姓氏來源於中國,可是事實這樣。

新垣姓來於我國南朝,徐陵《廣州刺史歐陽頠德政碑》中有記載:新垣既築,外户無扃。

可見新垣確確是來於我國,後看見這個姓氏人注意了,不要發生不必要誤會。

中國有很多古古怪怪姓氏,我們可能去一一瞭解,我們能做只有在發現這些姓氏時候記住,以免別人搞得。

比如説“睾”姓和“操”姓,這些是存在,並不是罵人,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看到了這個姓氏人,不要取笑別人,姓氏沒有分,我們要學會,大家説是不是呢?姓氏,是表示一個人家族血緣關係標誌和符號。

我們有屬於自己姓氏,編此整理了姓氏起源,供大家參閲,希望大家閲讀過程中有所收穫!第三:是一種單系繼嗣羣,即父系繼嗣羣。

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

《通志·氏族》載,“秦滅六國,子孫該,或以國為姓,或姓氏,或以氏氏,姓氏失,由此……茲姓氏一者。

”自此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一種書面語。

而場合,姓和氏使用是有區別。

例如社會人際交往中,相識人碰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

”聽説有:請問“貴氏”。

在家譜、族譜題名上是《×氏家譜》、《×氏族譜》,見過《×姓家譜》、《×姓族譜》。

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口語中問“貴氏”犯忌,“氏”與“死”同音。

“氏”古時代是男子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血緣關係圖冊,所以家譜、族譜題名某氏。

百家姓排名只是名義上,雖然有字面上這麼多姓。

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字面上,實際上部分姓是某姓衍生出來,比如姚姓,2005年湖南零陵召開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統計,姚姓衍生出姓氏達60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姓氏,流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五帝之一舜,其後子孫姚為氏,稱為姚氏。

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陽),有子孫以姚姓,稱為姚氏。

舜帝之前,有搬到媯河邊居住,他們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媯姓。

舜帝登帝位後,仁德榮耀,有子孫以帝名舜姓,禹封皇舜長子商均於虞,始祖四十三世孫媯封於陳,官拜陶正,諡胡公,其子孫或國號陳稱姓,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或以諡號胡稱姓,或以尊諱滿稱姓,演變漢朝,姚氏衍生出:媯、舜、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六十種,繁姓同根,異氏同源,是一家親。

中華姓氏中,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

鄭樵《通志·氏族》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

姚墟之生而姓姚,媯水居而姓媯。

“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中華姓氏起源,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伏羲氏時期。

相傳伏羲氏始畫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廚,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有姓人,而且伏羲氏開始“姓氏,別婚姻”。

中國是一個歷史、民族眾多、人數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

故漢民族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姓氏淵源。

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

氏是姓那兒派生出來。

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

如今中國人姓,大部分是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

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共有5600多個。

其是:流長、內容、出處。

姓氏形成各有不同歷史過程。

同姓是同源,如劉姓有五處起源。

異姓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吳兩姓本是同源,是公先祖後裔。

唐太宗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民間“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佈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

四百多個姓,什麼“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

《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儒編。

宋朝皇帝姓趙,趙便國姓。

錢塘屬浙江,當時佔江浙一帶是吳王錢叔,孫是他妃姓。

李是南唐李後主姓。

於是“趙錢孫李”頭一句。

第一:姓族早期即因存立時間,親屬數目的龐大,分支族氏增多,其成員間自認單系來源親屬紐帶,但能追溯到一個祖先,可以找到彼此間譜系關係。

而氏有、可以追溯到一個人始祖。

第二:於所有同姓成員來説,其屬姓是。

氏名來源多樣,如以邑氏,諡氏,官為氏,同一家族可居邑氏,可以族官職氏,當時出現命氏、別族情況。

這種背景下,父子、兄弟同氏,人可以有幾個氏,如晉卿士會,士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是官為氏,但士會於食採於隨、範,《左傳·文公》曰隨會,《左傳·昭公》曰範會。

《國語·晉語九》所記晉智氏族人智果,別族於太史輔氏,即是智果,稱輔果。

第三:姓是統一,即姓族本身未有層次區別,雖有氏分支,但沒有姓族。

而氏可以是多層次。

一個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來若干小氏。

從史料看,這商代,卜文所要論述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中所謂“複合氏名”即顯示了此種多層次氏存在形式。

多層次氏組織血緣關係其作用範圍減弱而盛行,單層次發展。

但氏組織內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另氏。

第四:女子不論出嫁否,有姓。

但女子出嫁前父氏,出嫁後屬夫氏,所以可以夫氏稱,但可以父氏稱。

此周代青銅器銘文資料可知,如:父其女制媵器,銘文中稱其女名“夫氏加女姓”,如輔伯鼎銘。

出嫁女子夫家自己制器自稱其名“夫氏加己姓”。

夫其婦制器,器銘中稱婦名“婦父氏加婦姓”,如善夫旅伯鼎銘。

可見出嫁女子夫家完全失去自己父氏。

司馬是一個姓氏,司馬開始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官職出現。

馬中國古代戰爭中佔地位,形容哪個國家軍力,稱呼它千乘之國、萬乘國類,於這層關係,司馬這種專門負責管馬匹官,是軍職。

殷商時代始置,位次三公,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

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將軍加號;後加於驃騎將軍;後漢設置,開府;隋唐後,為兵部尚書稱。

然而,官職以外,“司馬”歷史上,作為姓氏出現,例如知名司馬遷,司馬懿,司馬光,司馬相如。

司馬這個姓氏,其實司馬這個官職演變而來,於司馬官職位高權,,他們族人及其後代以此榮,於是司馬官職來作姓氏,司馬一姓這樣流傳下來。

不過,於目前司馬氏人口總數中國大陸和台灣省很少,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所以大家於這個姓氏,會感到既熟悉陌生。

每個人有自己姓名,那你們知道當今世界上姓是哪一個嗎?接下來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李姓是當今中國頭號大姓,是世界第一大姓。

統計,全國漢族姓氏中李姓,佔漢族人口百分之七點九,即世界上姓李超過8700萬人。

那麼,李姓源於何時何地何人,是 怎樣形成呢? 説來有意思。

李姓是官職氏。

臬陶是傳説中東夷部落首領,活動地點今天山東曲阜市一帶。

堯炎黃夷聯盟首領時,臬陶擔任理官一職,掌管刑法,他後代襲他官職命族理氏。

臬陶著稱,舜繼堯位後,繼續受到重用。

後人理徵商朝官,敢於直諫,得罪了商紂王,受罰而死。

他妻子契和氏帶着兒子利貞逃往伊侯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隱藏在那裏,靠採食木子(李樹)得以活命。

於是利貞起,改理氏李氏,以此紀念使理姓保全下來李子。

大名鼎鼎老子,稱李利貞第11世孫。

到了唐朝,李為“國姓”。

唐朝初年,跟隨李淵、李世民打天下諸全部賜李姓,大大擴充了李姓人丁。

唐朝是中國社會鼎盛時期,稱皇三百餘年,李姓,李姓人口得到了發展。

明朝初年起,李氏開始遷徙海外。

清朝及民國時期,李氏族人移民海外多了。

目前中國百家姓前一百名排名為:1李,2王,3張,4劉,5陳,6楊,7黃,8趙,9周,10吳,11徐,12孫,13朱,14馬,15胡,16郭,17林,18何,19,20梁,21鄭,22羅,23宋,24最近對百家姓..不止一百個姓氏 中國共有4100個姓 實際上,中國姓氏調查早在20年前進行過,但當時調查抽樣率,統計了57萬人,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

“當時抽樣率,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 此次河南、山東多此姓,兩省任姓佔全國漢族任姓人數25%。

061、範姓2014-08-30 成姓排中國姓氏中第幾名 3 2013-06-05 宋朝《百家姓》百家姓像十萬個什麼,一種稱呼罷了,不止題目説那麼一點。

百家姓 內容簡介《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世界李氏族譜全書》母子譜形成,是一部空前鉅著,不亞於《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編纂工作量,是—部融匯家族史、國家史、人文、自然村史、產業史、文化史、平民史多方面工作,整體工作需八十年完成。

説到這個姓氏是有很多很多了,各種奇怪有,最近很多人那個什麼第五姓了,小編沒想到,有人姓第五,這個有意思了,那麼這個第五姓由來是什麼呢?第五姓現在有多少人呢?第五姓是什麼族呢?下面着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吧!第五姓是中國姓氏中一個複姓,已有近2000年歷史,為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姓氏(齊田氏),現在大多衍化成第姓、第五姓或五(伍)姓。

第五姓源於媯姓,複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後有媯、田、陳、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史稱”媯汭五姓”。

出自漢高祖劉邦強遷原戰國時期齊國田氏公族時封編序,屬於帝王賜姓改姓氏。

複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後有姚、虞、陳、胡、田,同根同源,史稱”媯汭五姓”。

後舜後裔發展,到商朝後期,舜後代閼父歸順於周文王,任陶正官。

後周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並女姬嫁閼父子媯(舜後33代孫)。

後來,武王追封上古聖王後裔,媯滿氏因此封陳侯,位於陳地,國位於今天河南淮陽縣。

媯滿史稱陳胡公,胡公滿,其後代以國為姓,從而產生了陳氏,後代胡公諡號氏,產生了胡氏。

陳姓春秋中期分出田姓。

陳厲公時,陳國發生了爭奪君位內,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出齊國避難,為避禍而改為田姓,陳完是田姓始祖。

陳完齊國受到禮遇,任工。

陳完後代田氏家族齊國發展,後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常子)殺齊簡公諸多公族,另立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修公行賞”爭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齊侯,並受到諸侯列國承認,這歷史上”田代齊姜”。

韓王安秦滅,其子孫避,轉音何氏。

田氏”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到劉邦稱帝後,因為田姓勢力發展過,成了劉邦主要打擊目標,拼命削弱田族勢力。

他齊田氏貴族分為八部,遷往西安一帶,並要他們改姓”第一””第二”……到”第八”。

所以第五出自田姓,源自漢代遷徙齊國公族改。

據《姓氏考略》載:”齊田氏後,漢時齊諸田徙京兆房陵,次第姓,有第一第八。

“《後漢書·第五倫傳》載:”後或改姓。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增強關中經濟實力,削弱各地勢力,戰國時、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後裔和豪族名門十萬多人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省房縣)一帶定居。

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眾,以門第順序分第一第八氏,例如大族田廣弟弟田英第八氏,其孫田登第二氏,元孫田癸第三氏,第五氏其中一支,產生了第五姓氏。

唯有”第五”氏這一支後來出了名人,得以較普遍流傳,所以作為顯姓收到《續百家姓》中。

第一第八姓,後來改為單姓”第”及”五”(伍)兩個姓氏,現在保留複姓很少。

中國複姓第五主要聚居陝西省鹹陽市魏洛村和埝口五村,這兩個村子個別雜姓外,基本複姓第五。

另外全國各地其它地方散居着很多複姓第五。

台灣有7家複姓第五,其祖先今天魏洛村,主要居住台北市內湖區。

中國複姓“第五”聚居陝西省旬邑縣赤道鄉魏洛村,全村3000口人姓“第五”。

祖上傳説漢住這裏。

村上建有“第五氏三朝宰相祠堂”,即東漢漢明帝時期大司空:第五倫,唐朝唐肅宗時期宰相:第五琦,宋朝(時期)宰相:第五。

有“第五氏宗族家譜”。

2007年1月13日,陝西省涇陽縣埝口五村。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馬宏傑指揮幾十位村民拍集體照,因為這些村民姓“第五”。

“第五”這個姓其實並,時候“第一”到“第八”是姓氏,《百家姓》中後8個字“第五言福、百家姓終”。

第一到第八存在過,不過現在第五姓了,第五姓主要分佈陝西涇陽和旬邑。

今江蘇省揚州市,天津市,陝西省的鹹陽市涇陽縣、旬邑縣、彬縣、西安市高陵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市、靈武市,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浙江省舟山市定海縣,安徽省滁州市,台灣省台北市內湖區地,有第五氏族人分佈,總人口六千以上。

其中:姓第五(有寫成第伍)甘肅有178人,姓第有1587人,合計1765人,主要分佈甘肅省寧縣、慶城縣和合水縣,蘭州市、嘉峪關市、銀市有分佈。

甘肅寧縣第(第五)家族,主要居住勝鎮、良平鎮地,考證,其祖先是陝西旬邑縣赤道鄉魏洛村遷徙而來。

篇7:為何我國北方很少見到祠堂,而南方每個姓氏有祠堂呢?説到這個問題,其多個方面來綜合判斷。

南方很多地區是耕種,廣東地區例子,廣東屬於南蠻地,但是祠堂是盛行,主要因為地理條件十分,所以地人祖先這感情。

而且話説回來,早期北方有很多派往南方官員,地處他鄉,會思念家鄉,所以傳承這裏各位注重了,修建祠堂來提醒自己以及後代自己根哪裏。

第二,南方現在保留祠堂,大部分建成於明清時期。

研究過歷史人知道,從南宋開始,我國經濟開始由北向南轉移,幾百年發展演變,我國經濟中心南方得以確立。

南方後出現了徽商、浙商、粵商。

而祠堂建設、修繕以及保護是一個宗族綜合實力和經濟實力體現,宗族彙總斷出現高官、富商保護祠堂有着意義。

所以,經濟實力上來説,南方有保護宗族祠堂實力。

第三,修祠堂,維護祠堂可是件事。

北方作為政治中心,來是兵家必爭地,所以戰亂、農民起義。

比如五胡亂華時期,北方人口消失了1500萬以上。

家族滅亡了,怎麼會有祠堂。

並且戰爭以及後饑荒和疾病,進一步加劇了人口流動,這使得有幾代、十幾代家族地生活一個地方。

加上外部契丹、女真、匈奴這些少數民族內地襲擾,所以北方人生存作為第一需要,而無法祠堂維護上費多心思。

而南方一些,五胡亂華時期,南方雖然有朝代更替、但沒有大規模戰亂和屠殺,所以祠堂維護得一些。

第四,文化大革命時期,祠堂成為了四代表性符號,北方相比起南方來,接近政治中心,所以受到衝擊。

而同一時期南方,祠堂雖然受到了衝擊,但是於南方人普遍存在宗族意識,所以想盡一切辦法祠堂保留了下來。

比如皖南贛北有些祠堂,地人食堂設在了裏面,這地躲過了一劫。

綜上所述,之所以祠堂北方不如南方見,一是因為南方宗族觀念;二是因為北方戰亂,加上一些天災,所以祠堂保留下來。

三是因為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文化大革命時候受影響,而南方受政治影響一些。

四是因為經濟後來移轉到南方,南方對祠堂維護投入多一些。

源於姜姓:黃帝之前,有一個姓部落,這個部落騶虞圖騰。

上古時候,虞和吳同音,而且字形相近,所以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

所以這支部落圖騰解釋吳,吳作為部落名字,時間發展,吳部落後來人吳姓氏。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吳姓,歷史上名氣、後世影響遠、人丁,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吳姓起源。

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來越國滅,吳國遺民開始國姓。

這支吳姓有2600多年歷史。

姓氏是我們每個人會有有人姓氏見,但是有些人姓,有人姓單字,有人是複姓,每個姓氏背後有一段歷史故事,一個姓會衍生出很多個姓,有可能一個姓會消失,取而代之是另一個姓。

那麼,面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你想説些什麼呢?你知道你姓氏有什麼歷史來源嗎?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7日福州舉行,來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兩百餘人會,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福建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原會長遊嘉瑞致辭中指出,中華姓氏文化維繫着中華民族祖根情懷和血脈情,是中華民族子孫尋溯源“活化石”和世界文化遺產組成部分。

遊嘉瑞認為,福建作為中華姓氏文化發展地,承載着而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南宋理學大家朱熹中華姓氏文化貢獻提升,促進了中華姓氏文化發展;另一方面福建是“海絲”核心區,台灣、廣東、浙江及東南亞國家血脈,是海外華僑華人魂牽夢繞祖籍地,使福建中華姓氏文化傳承和保護中發揮着作用。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於2020年福州舉辦。

中國科學院姓氏文化研究專家袁義達認為,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接世界遺產大會這一國際平台,將公益性論壇文化、藝術、旅遊產業結合,推動中華姓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袁義達認為,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進一步推動和規範中華姓氏文化傳承傳播活動。

當天下午,《姓氏辭海》編撰工程、《姓氏影像》拍攝工程中華姓氏申遺十大工程啓動。

世界記憶遺產(Memory of theWorld)稱世界記憶、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啓動一個文獻保護項目。

該項目目的是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世界範圍內正在老化、損毀、消失文獻記錄,從而使人類記憶。

其目的是世界範圍內正在老化、損毀、消失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記憶。

世界記憶遺產是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延伸。

2013年6月共有100個國家299份具有世界意義文獻和文獻集合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中國已有10份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清朝內閣秘本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代金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納西東巴古籍文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樣式雷“建築圖檔(中國國家圖書館),《本草綱目》(1593年金陵版),《黃帝內經》(1339年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廣東省檔案局福建省檔案局),中國元代西藏官方檔案(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南京屠殺檔案》(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自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遺產公約》,迄今已有177個締約國,它是影響、參與國多國際公約之一;教科文組織此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作為實施公約決策機構。

世界遺產委員會職責之一是批准世界遺產名錄,確定和解除瀕危世界遺產名單。

所謂“世界遺產”權威認定具有突出價值、人類、無法替代文化和財富。

世界性、傑出性、獨特性是世界遺產顯著特徵。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中文姓氏作品,全文內容如下:1、出自嬴姓:嬴姓出現是因為舜帝賜姓他女婿伯益嬴,並自己姚姓女兒嫁他,雖然使用嬴姓祖先是伯益,但趙姓始祖是造父;2、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歷史人物,賜姓趙;3、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幽王無道,造父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地今山西省,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趙姓北方地區是姓氏之一,趙姓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11個,堂號郡望名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基。

1、趙雲,字子龍,常山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

2、趙襄子,春秋末葉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趙國創始人。

3、趙匡胤,字元朗,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宋朝開國皇帝。

4、趙佗,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縣人,南越國創建者。

5、趙勝,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貴族。

截止2020年9月,中國姓氏人口數量是王姓,王姓這個姓氏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省第一大姓。

中國人口眾多,而且姓氏多,專門出了一本姓氏書籍叫百家姓,那麼中國人口姓氏是哪一個姓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瞭解吧。

户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年“百家姓”2018年相比略有變化。

“王”“李”“張”“劉”“陳”依舊佔據頭五把“交椅”。

“萬”姓275萬人、“歐”姓261萬人雙雙躋身2019年“百家姓”。

“”“湯”兩姓排至第101、102位。

“百家姓”總人數佔全國户籍人口85.9%。

“王”字,由三橫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貫通天、地、人,這天、地、人要歸“王”管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統治者稱為“王”。

“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姬晉王姓始祖。

周靈王長子太子晉,稱王子晉,諫而廢為平民。

其子宗敬朝中任司徒職,時人因其是王族後代稱“王家”,這支族人王為氏。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子王元和王威,避戰遷徙山東琅琊、山西太原,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王姓,先秦、漢晉時期,華北地區主要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

隋朝時,王姓各支向各地遷播。

事件是河南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小宗)。

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台灣地區,改稱“閩台王氏(大宗)”。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佔總名人數5.19%,排名人姓氏第一位;王姓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6.86%,排第一位;王姓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5.37%,排第一位;王姓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5.89%,排第一位。

説到這個罵姓是有很多人知道,,見,之前以為沒有,但是現在於是看到有媒體報道了,所以這個姓是存在,那麼這個罵姓氏讀音是什麼呢?這個罵姓由來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罵姓氏讀“mà”,五聲哦。

姓氏。

《編千家姓》收載;《中國姓氏大全》收,其(附錄)《中國姓氏學發》雲:“……‘馬’姓一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讓改姓‘罵’,世代淪為賤民。

直到民國初年,添上立人旁成為‘傌’姓,表示獲得人權。

”可供參考。

罵姓起源:原姓馬,清雍正時下令改姓罵,世代淪為賤民,居山東。

目前姓罵人數,千人。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你這麼背?那麼當古文背背,如今不是這樣了!不管是公安部人口姓氏統計排名,還是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於日前發佈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王、李、張是中國羣體姓氏。

不過,這三大姓氏排序廣西並不是這樣。

據自治區公安廳截至2013年4月15日統計數據顯示,廣西超過100萬人口14個姓氏裏面,沒有王姓身影。

其中,廣西有349萬人姓李,佔到了6.5%。

藉這一數量,李姓廣西排名位居第二,全國範圍內排名相符。

張姓作為全國第三姓氏,廣西129萬人,佔總人口2.4%,廣西只能排上第九。

所以廣西姓氏是什麼姓?黃姓!黃氏:廣西第一大姓,壯族中,黃氏是姓氏之一,不僅人口眾多,宗族勢力,而且人才輩出。

壯族黃氏歷史上產生了許多名垂青史地主土司、民族領、文人學者以及現代大資本人物,因而是整個少數民族黃姓中一支。

李氏:廣西第二大姓,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蜀、西夏、大順政權。

梁氏:廣西第三大姓,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兩省,佔梁姓總人口53%,其次分佈於河南、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集中了17%。

源流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國為氏、地氏、邑氏。

廣西當代梁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梁姓總人口28.5%。

全國形成了兩中心梁姓聚集區。

梁姓是兩廣地區見姓氏之一。

韋氏:廣西第四大姓,韋氏屬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後裔黃帝子孫彭祖孫元哲嫡系,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萬人,第一大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今日韋姓廣西、河南省區居者多,佔全國漢族韋姓人口百分之六十七。

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姓氏,人口多,370萬陳氏:廣西第五大姓,南方地區陳姓位居第一大姓,北方地區位居第七大姓,超過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古老姓氏,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5.1左右。

全球達9800多萬眾。

陸氏:廣西第六大姓,陸氏是戰國時期齊宣王少子田通受封於平原陸鄉(今山東平原縣境內)因以得姓。

陸姓今分佈廣泛,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多。

陸姓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

陸姓2006年中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總人口420萬。

佔全國漢族人口0.31%《百家姓》是我國文學歷史上作為兒童啓蒙讀物且廣流傳一部私塾教材,於我國兒童識字發揮着不可忽視實用意義,原本收錄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今共收單姓444個,複姓60個,總共504個姓氏。

中國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中國人口前 十大姓和人口前300名姓氏。

王李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4億幾,數字啊!1.王姓-佔中國漢族人口 7.94%=104,300,000人。

2.張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7.41%=100,900,000人。

3.李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7.07%=99,800,000人。

4.劉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5.38%=72,600,000人。

5.陳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4.53%=56,400,000人。

6.楊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3.08%=43,000,000人。

7.黃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2.29%=32,500,000人。

8.周姓 -佔中國漢族人口 2.23%=26,800,000人。

每個中國人有一個姓和一個名,“姓所,名所”,姓氏是傳統和家族傳承,中國人文化中有着很地位。

2022年沒有發佈百家姓排名,發佈了2021年全年百家姓分佈,新生兒名字排名,男孩排名第一名字是“沐宸”,女孩排名第一名字是“若汐”,讓人大跌眼鏡是全國使用10個雙字名中,有1000個男性名字是“婷婷”。

2021年百家姓排名,“王”“李”“張”“劉”“陳”依舊名列百家姓前五。

《百家姓》是我國文學歷史上作為兒童啓蒙讀物且廣流傳一部私塾教材,於我國兒童識字發揮着不可忽視實用意義,原本收錄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今共收單姓444個,複姓60個,總共504個姓氏。

我們現在熟悉百家姓歌謠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一位儒生編撰,姓氏篇成四字一句韻文,像一首四言詩或是順口溜,誦讀、背誦和記憶。

宋代《百家姓》趙姓開頭,並非因為“趙”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完成於宋朝,宋代皇帝姓是趙氏,“趙”成為那時“天下第一姓”,不排首位,有“欺君之罪”。

錢排第二是因為當時吳越國國王姓錢。

孫排第三是因為當時吳越國國王正妃姓孫。

李排第四是因為南唐國王姓李。

自戰國到清朝,歷代政權編寫各種版本《百家姓》,不但有名家編撰,有欽命御製。

這些種類姓氏類書籍,唯有宋初《百家姓》影響。

《百家姓》傳承千年,植民間,餘音繞樑。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編制了“百家姓”或“千家姓”,但不是人口多少排序。

而是當時家族地位,或姓讀音有關。

例如明朝千家姓皇帝“朱”姓開始, “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學弘周孔、統紹禹湯……”清朝百家姓“孔”姓開始,以示尊孔, “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政、遊夏文章……”公安部於2021年2月8日發佈《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統計2020年户籍數據,於是2021年百家姓排名出爐。

户籍人口數量排名,2020年“百家姓”2019年相比變化。

“王”“李”“張”“劉”“陳”依舊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總數佔全國户籍總人口30.8%。

和2019年百家姓排名相比,“羅”和“”排名互換,“羅”姓上升到19,“”姓下降到20,“鄧”和“韓”排名互換了,“韓”姓上升到27,“鄧”姓下降到28,以及排名近100幾個姓氏有變化。

2020年百家姓複姓數據,目前,“歐陽”是第一複姓,有111.2萬人。

其他見複姓人數:“上官”8.8萬人、“皇甫”6.4萬人、“令狐”5.5萬人、“諸葛”4.8萬人、“司徒”4.7萬人、“司馬”2.3萬人、“申屠”1.9萬人、“夏侯”1.1萬人、“賀蘭”1.0萬人、“完顏”0.6萬人、“慕容”0.5萬人、“尉遲”0.4萬人、“孫”0.3萬人。

目前,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外,大部分人名字多二字(單姓)、三字(單姓雙名或複姓名)或四字(複姓雙名),超出四字見。

從年代看,三字姓名佔主流。

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宗族、家族姓名文化深入人心,取名字往往帶上標識輩分字,因此二字姓名。

改革開放後,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着取名字方式,輩分觀念淡化,人們取名追求記,二字姓名人數佔上世紀六十年代7.6%增長到九十年代27.6%。

21世紀以來,人口規模增長和人口流動日益,現象多了起來,降低率,三字姓名增多,目前,三字姓名佔比超過90%,二字姓名佔比減至6.3%。

四字及其他字數姓名雖使用人數,但保持增長態勢,上世紀五十年代0.3%、0.4%提高到目前1.6%和1.7%。

户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年“百家姓”中“王”“李”“張”“劉”“陳”佔據頭五把“交椅”。

“萬”姓275萬人、“歐”姓261萬人雙雙躋身2019年“百家姓”。

“”“湯”兩姓排至第101、102位。

“百家姓”總人數佔全國户籍人口85.9%。

全國31個省(區、市)姓氏人口分佈盡。

“王”姓是全國第一姓氏,同時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

“李”姓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第一大姓。

“張”姓上海第一大姓。

“劉”姓江西第一大姓。

“陳”姓浙江、福建、廣東第一大姓。

“楊”姓貴州第一大姓。

“黃”姓廣西第一大姓。

“馬”姓青海、寧夏第一大姓。

2019年全國户籍人口中,使用頻率10個姓名為:“張偉”“王偉”“李娜”“王芳”“李偉”“王靜”“李靜”“張敏”“劉偉”“張靜”。

這些姓名男女有使用。

截至2019年,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外,户籍人口姓名長度多24個字。

二字姓名單姓、三字姓名單姓雙名或複姓名、四字姓名複姓雙名,超過4個字姓名見。

全國户籍人口中,三字姓名佔84.3%,二字姓名佔14.0%,四字姓名佔0.7%,其他字數姓名佔1.0%。

全國户籍人口中,名字使用頻率50個字“英”“華”“文”“玉”“秀”“”“麗”“蘭”“紅”“金”。

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起出現姓氏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

當時姓是作為區分氏族標誌符號,如部落名稱或部落首領名字。

傳説帝住姬水濱,姬姓,炎帝居姜水旁,姜為姓。

皇天大禹治水,賜姓姒。

此外,部落首領子亦可得姓。

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祝融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社會生產力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命氏治理國家方法、手段產生了。

氏出現是人類歷史腳步邁進階級社會。

姓和氏,是人類兩個階段,是文明產物。

夏、商時期,貴族有姓氏。

姓分支氏,意思於家或族。

夏王室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温、董、豢龍氏。

商王室殷姓,另有霸主彭、豕韋彭姓。

商代有條氏、徐氏、蕭氏十三個姓。

周代是中國姓氏發展一個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多。

我國姓氏起源有很多説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虞、夏、商朝有個汪芒國,汪芒後代乃姓汪。

商朝涇渭之間有個阮國,其後代姓阮。

春秋時,許國是楚國附庸國,後楚滅。

許國亡國後,子孫國氏,稱許氏。

有我們熟悉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秦、楚、衞、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成為今天見姓。

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封地,其後代或生活這些采邑中人有繼之為氏。

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岔生後代姓蘇。

周昭王庶子封於翁地,因而姓翁。

周公旦兒子封到邢國邢侯,他後代姓邢。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後代這些官職姓。

一些官職姓姓氏,字義上看,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

歷代功臣、寵臣賜“國姓”—即當朝皇帝姓氏榮,賜姓者獲賜後列入皇室屬籍,如三國吳人孫韶本姓俞,孫策愛,賜姓孫,後稱孫韶;唐初,邴高祖李淵交,賜李姓;張元悊太宗李世民有故,賜姓李。

賜“國姓”者之外,有賜其他姓氏者情況,比如:後梁時期,成汭犯後梁祖諱,梁太祖賜其姓周;舊唐書記載,武則天時期大名鼎鼎“薛懷義”賜姓薛。

,並不是所有帝王賜姓是,有賜姓是貶損意。

武則天即位後,將高宗原皇后王氏和寵妃蕭良娣賜“蟒”和“梟”;武則天起兵反武氏專權李唐宗室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及其子孫、公主通通賜姓“虺”,是毒蛇意思。

改姓氏原因有多種,如為避禍改姓,如司馬遷受宮刑後,有一子改司馬姓馮,有一子改司馬姓同。

有因為某個姓氏能讓人得益,所以後人改姓。

比如“孔”姓因孔子原因,漢代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姓後裔能免兵役和徭役,因此有他姓改為孔姓 。

有避諱帝王先賢而改姓,比如唐朝姬姓避諱唐玄宗李隆基,姬姓改成周姓,所以有“姬周一家”説法。

清朝時,雍正皇帝下詔避儒家聖先師孔子名諱丘,丘姓改為邱。

職業姓氏,如巫、卜、師、屠、兵、政、法、律、僧、樵等。

氏族“圖騰”姓,這類姓氏是某一種動物或植物,如虎、熊、蜂、鼠、羊、蕎、麻、竹。

次第氏,一家一族,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

清初人王《百家姓》加以箋註,稱為《百家姓考略》,書中大多數姓氏來源、郡望及其代表人物,作了些考證和介紹,補充了一些原書中沒有姓氏,並考證了之所以“趙、錢、孫、李”開頭緣。

王相,字晉升,號訒庵,生活康熙年間。

王相生於臨川(今天歸屬江西省),祖籍山東琅琊,因此他作品往往署名琅琊王。

清朝學者,蒙學家。

王相《百家姓》加以箋註,稱為《百家姓考略》。

《百家姓》出《兔園集》,乃宋初錢唐老儒作。

時錢俶浙,故首趙次錢,孫乃俶妃,李謂南唐主。

次則國大族。

隨口葉韻,掛漏,識者訾。

然傳播,童蒙誦習,奉為典冊。

乃就其所載,箋註;方諸古今《姓苑》、《氏族》諸書。

其猶射者嗃矢夫!琅琊王題。

〔趙〕角音。

天水郡。

伯益裔孫。

造父事周穆王,功封於趙城,子孫因氏焉。

其後叔帶仕晉,趙夙世晉卿;傳趙籍,始滅晉諸侯。

漢有趙廣漢,為京兆尹,宋太祖祖。

〔錢〕徵音。

彭城郡。

系山籛氏。

彭祖姓籛名鏗。

支子去竹而錢氏。

○籛,音尖。

鏗,音坑。

〔孫〕宮音。

樂安郡。

系出姬姓。

衞武公子惠孫之孫,祖字氏,世衞卿。

楚有孫氏。

蒍姓後。

孫叔敖楚相。

有孫氏,陳姓之後,陳無宇子子佔,賜姓孫氏。

其後有孫武子。

吳。

武子之裔,世居富春。

漢末有孫權,吳帝,武子之裔。

○蒍,音委。

〔李〕徵音。

隴西郡。

系出理氏。

皋陶後,代為理官,子孫官氏。

有理利貞避紂居李樹下,改為李氏,老子祖。

其後李牧仕趙,李廣仕漢。

唐祖李淵,廣之裔。

晉有裏克,衞有禮,理氏後,李同源。

〔周〕角音。

汝南郡。

系出姬姓。

周平王少子後,國氏。

周有周任,戰國有周霄。

〔吳〕羽音。

延陵郡。

系出姬姓,武王封太伯弟仲雍曾孫於吳,其後子孫以國氏。

戰國有吳起;漢有吳芮,世長沙王。

〔鄭〕徵音。

滎陽郡。

系出姬姓。

周厲王少子友封於鄭。

支子國氏。

孔子弟子有鄭國,秦有鄭安平。

漢有鄭子真,裔孫鄭露,避晉,徙閩莆,興立學校,化行七閩。

宋鄭樵、鄭俠其後。

〔王〕商音。

太原郡。

系出姬姓。

周靈王太子晉之後。

周有王詡,有王蠋。

秦將王翦子賁生離,離子元,居琅琊郡;元弟威,居太原郡。

田齊之後,避難改為王氏。

魏信陵君子孫改姓王氏。

王子比干後曰王氏。

二十一望。

惟太原、琅琊二郡著。

〔馮〕宮音。

始平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畢公高支子,食採於馮阝,子孫去邑馮氏。

戰國有馮亭。

漢有馮異。

馮阝,音馮。

〔陳〕徵音。

潁川郡。

虞舜後胡公滿封於陳,子孫國氏。

孔子弟子陳亢。

漢有陳寔,太丘長,裔孫陳霸,代齊有天下,國號陳。

〔褚〕羽音。

河南郡。

系出子姓。

宋共公子段食採於褚,號曰褚師,子孫因以氏。

漢有褚少孫,補《史記》。

〔衞〕羽音。

河東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康叔封封於衞,其後國為氏。

漢有軍衞,丞相衞綰。

〔蔣〕商音。

樂安郡。

系出姬姓。

周公子伯齡封於蔣,子孫國氏。

漢有蔣詡,吳有蔣子文、蔣欽。

〔沈〕宮音。

吳興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聃季食採於沈,其後邑氏。

楚有沈尹戍子沈諸梁,今尹,封於葉,號葉公。

〔韓〕商音。

南陽郡。

系出姬姓。

武王少子封於韓,晉滅,封桓叔子萬於韓原,世韓氏。

韓虔分晉國諸侯。

漢有韓信。

〔楊〕商音。

弘農郡。

系出姬姓。

周宣王子尚父,封於楊,晉滅。

晉武公子伯僑,食採於羊舌,後羊舌氏。

叔封於楊,子孫楊氏。

戰國有楊朱。

漢有楊喜,封赤泉侯,孫楊敞為丞相;後裔楊寶生震,震生秉,秉生賜,賜生彪,四世為三公,隋文帝楊堅遠祖。

有揚氏,手木。

周有揚侯,失國後揚氏。

漢有揚雄,是。

〔朱〕角音。

沛郡。

顓頊後。

周武王封曹挾於邾,其後子孫去邑朱氏。

戰國有朱亥。

漢有朱買臣、朱雲。

〔秦〕徵音。

天水郡。

系出嬴姓。

伯益之後,有嬴非子仕周孝王,牧馬於汧、渭,,封附庸之國於秦;孫秦仲,始列諸侯,支子國氏。

孔子弟子有秦祖、秦非。

周有醫師秦緩,字人。

〔〕徵音。

吳興郡。

系出沈氏。

五代王審知稱閩王,國人姓沈者避審音,去水。

宋有尚書尤袤。

〔許〕羽音。

高陽郡。

系出姜姓,神農裔。

周武王封文叔於許,主嶽祀,其後國為氏。

〔何〕角音。

廬江郡。

系出韓姓。

漢有繆彤。

漢有何休、何進。

〔呂〕羽音。

河東郡。

系出姜姓。

神農後伯夷仕堯掌禮,佐禹治水,封於呂,世主太嶽祀。

周有呂尚,封齊。

秦有呂韋,其妾有娠,獻莊襄王而生始皇帝。

〔施〕徵音。

吳興郡。

系出姬姓。

魯惠公子施父後。

五代孫施伯,高祖字氏。

孔子弟子施子常。

〔張〕商音。

清河郡。

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觀弧星,始制弓矢,弓正,主祀弧,張氏。

周有張仲,漢有張良。

〔孔〕角音。

魯郡。

系出子姓。

武王封商微子於宋,閔公捷生弗父何,何玄孫嘉字孔父。

孔父孫睪夷父祖字孔氏。

夷父子防叔仕於魯國。

防叔孫叔梁紇生孔子。

衞有大夫孔文字圉。

○睪,音。

圉,音語。

〔曹〕角音。

譙郡。

顓頊五世孫第五子安,大禹賜曹姓。

邾國、黎、郳其後。

姬姓。

文王子曹叔振鐸封國於曹,其後國為氏。

魯有曹劌。

邾國曹,世居譙郡。

漢有曹參,後裔曹騰中常侍,養甥夏侯氏子嵩子,生操,漢相;子丕,代漢魏文帝。

○顓,音專。

頊,音旭。

劌,音貴。

〔嚴〕宮音。

天水郡。

楚莊王庶孫,王父諡氏。

後避漢明帝諱,改莊。

《漢書》嚴青翟、嚴助、嚴遵、嚴光,生時姓莊,死後史官改其姓。

〔華〕角音。

武陵郡。

系出子姓。

宋戴公孫督食採於華,邑氏。

世宋卿。

齊有華周,漢有華佗、華歆。

〔金〕角音。

彭城郡。

昊金天氏後。

漢滅休屠國,王子日磾入侍庭,後功封侯,賜姓金氏。

○休屠,音朽。

日磾,音密。

〔魏〕宮音。

鉅鹿郡。

系出畢公高。

裔孫畢萬,仕晉大夫,食採於魏,世晉卿;魏斯分晉為諸曌,國氏。

秦有魏冉;漢有魏無知、魏相。

〔陶〕徵音。

濟陽郡。

系出陶唐氏。

唐堯始封於陶,支子氏。

周有陶答子,漢有陶青。

〔姜〕商音。

天水郡。

系出神農氏。

神農生於姜水,因姓姜氏。

黃帝時,神農氏子孫,世主嶽祀。

周武王封呂望於齊,以主太嶽,復賜姓姜氏。

漢有姜詩、姜維。

〔戚〕商音。

東海郡。

衞大夫孫林父食採於戚,支子邑氏。

漢有戚鰓,高祖戚夫人父,封臨轅侯。

〔謝〕商音。

陳留郡。

周宣王封舅申伯於謝,支子地氏。

晉有謝安。

〔鄒〕商音。

範陽郡。

周曹挾封於邾,戰國時改國號鄒,支子國氏。

周有鄒衍,有鄒忌,漢有鄒陽。

〔喻〕羽音。

江夏郡。

鄭之公族。

漢蒼梧守諭,改姓喻氏。

〔柏〕商音。

魏郡。

系出柏皇氏。

上古有柏招。

為炎帝師;柏同,帝嚳師,封國於柏。

漢有鴻臚柏英。

〔水〕宮音。

吳興郡。

系出姒姓。

鄞縣有水甦民,其先世禹王庶孫留居會稽。

水為氏,科第甚蕃。

有水丘氏。

複姓。

〔竇〕徵音。

扶風郡。

系出姒姓。

夏帝相後有氏,遭寒浞,逃出竇。

而生。

次子龍留。

居有。

竇為氏。

晉有竇鳴犢,漢有竇嬰。

〔章〕商音。

河間郡。

系出姜氏。

齊太公支子,封於鄣,子孫去邑章氏。

有章子,秦有章邯。

〔蘇〕羽音。

武功郡。

顓頊裔孫陸終子樊,封於昆吾,世夏伯,支子封於蘇。

蘇公忿生,周司寇。

戰國有蘇秦,漢有蘇武。

〔潘〕羽音。

滎陽郡。

周畢公支子食採於潘,邑氏。

楚有潘崇,吳有潘璋。

〔葛〕商音。

頓丘郡。

系出嬴姓。

顓頊後,封於葛。

其後國為氏。

秦有葛嬰,晉有葛洪仙翁。

〔奚〕商音。

譙郡。

黃帝子禺陽封於任,裔孫仲為夏車,食採於奚,故曰奚仲。

支子邑氏。

孔子弟子奚容箴,漢功臣奚涓。

○箴,音點。

〔範〕宮音。

高平郡。

堯後劉累裔孫杜隰,仕晉士師,子蒍官姓士氏。

後食採於範,世晉卿,邑氏。

秦有范雎,楚有范增。

〔彭〕宮音。

隴西郡。

系出籛氏。

顓頊裔孫陸終氏第三子籛鏗,封於彭,是彭祖。

歷唐、虞、夏、商,壽八百歲,子孫世諸侯,即彭氏豕韋氏,作商二伯。

其後孟子弟子彭更。

漢有彭越,封梁王。

〔郎〕商音。

中山郡。

魯懿公孫費伯,城郎邑居,子孫因氏焉。

漢有郎<頁>,唐有郎士元。

〔魯〕羽音。

扶風郡。

系出姬姓。

周公元子魯公伯禽封於魯,支子國氏。

戰國有魯仲連,漢有魯恭。

〔韋〕羽音。

京兆郡。

系出豕韋氏。

世夏、商侯伯,子孫國氏。

漢有韋賢、韋玄成,父子丞相。

〔昌〕商音。

汝南郡。

系出有熊氏。

黃帝子昌意,昌意子帝顓頊高陽氏,高陽支子王父字氏。

漢有昌豨。

〔馬〕羽音。

扶風郡。

系出趙姓。

趙王子趙奢,封馬服君,子孫以為氏。

漢有馬援。

〔苗〕羽音。

東陽郡。

楚令尹鬥椒子賁皇仕晉,食採於苗,氏焉。

漢有苗;唐有苗晉卿,相肅宗。

〔鳳〕宮音。

邰陽郡。

系出蒙氏。

南召主閣羅鳳之裔。

唐南召國君姓蒙氏。

尋羅閣生閣羅鳳,閣羅鳳生鳳迦異,鳳迦異生異牟尋。

其長子名重父下一字,其支子即以父名下一字姓。

故閣羅鳳庶子即姓鳳氏。

滇、黔人多有此姓。

〔花〕宮音。

東平郡。

系出華氏。

無花字,通作華,後專用花花草花,故華姓有改為花者。

唐有花,蜀;明有花雲。

〔方〕商音。

河南郡。

系出方雷氏。

周有方叔,宣王卿士。

〔俞〕角音。

河間郡。

黃帝臣俞伯名跗,注《素問》。

周有俞伯牙。

〔任〕宮音。

東安郡。

系出有熊氏。

黃帝子禺陽封於有任,國氏。

文王妃太任,任國女。

魏有任座,秦有任囂。

〔袁〕羽音。

汝南郡。

系出媯姓。

陳大夫莊伯轅孫濤塗,祖字氏,後世去車袁,或作爰,實同出一源。

漢有袁盎。

○媯,音圭。

〔柳〕商音。

河東郡。

系出展氏。

魯公子夷伯孫無駭子展獲,字禽,食邑柳下,後世以為氏。

戰國有柳莊;漢有柳隗,齊王相。

〔鮑〕宮音。

上黨郡。

系出姒姓。

禹王後,有敬叔,仕,食邑於鮑。

後有鮑叔牙。

〔史〕徵音。

京兆郡。

系出史皇氏。

倉頡後史佚,為周太史。

漢有史。

〔唐〕徵音。

晉昌郡。

系出陶唐氏。

舜封堯子丹朱於唐,其後子孫以國氏。

漢有東園公唐宣明,四皓之一。

〔費〕羽音。

江夏郡。

系出嬴姓。

伯益治水封於大費,裔孫昌仕商,國氏。

紂臣有費仲,魯有費伯。

○費,音秘。

〔廉〕角音。

河東郡。

顓頊孫,廉後。

祖字氏。

趙有廉。

〔岑〕宮音。

南陽郡。

系出姬姓。

周武王封叔耀子渠於岑,子孫國氏。

後漢有岑彭,封武陽侯。

〔薛〕徵音。

河東郡。

系出任姓。

黃帝裔孫奚仲封於薛,歷夏、商、周,世諸侯。

後世子孫以國氏。

宋有薛居州,趙有薛公。

〔雷〕商音。

馮翊郡。

系出黃帝子雷公後。

漢有雷義,晉有雷煥。

〔賀〕商音。

廣平郡。

系出慶氏。

齊公子慶父後。

漢侍中慶,避安帝父清河王諱,改賀氏。

晉有賀循,唐有賀知章。

〔倪〕宮音。

千乘郡。

周有黎、郳,附庸小國,後號邾,子孫去邑皃氏。

漢有皃,後加人倪。

〔滕〕宮音。

南陽郡。

系出姬姓。

武王封弟叔繡於滕,其後國為氏。

戰國有滕,漢有滕嬰。

〔殷〕宮音。

汝南郡。

系出子姓。

商自盤庚遷國,改號曰殷,其後國為氏。

晉有殷浩,唐有殷開山。

〔羅〕徵音。

豫章郡。

系出祝融氏。

春秋有羅國,子孫國氏。

晉有羅結,唐有羅藝。

〔畢〕徵音。

河南郡。

系出姬姓。

周文王子畢公高後,國氏。

晉國有畢萬,晉朝有畢卓。

〔郝〕徵音。

太原郡。

系出太昊氏。

太昊弟郝省封於郝。

漢有郝賢,晉有郝隆。

〔安〕商音。

武陵郡。

系出有熊氏。

昌意子安。

居於西戎,是安息國。

後魏時,世子入侍,賜姓名。

唐有安金藏。

〔〕商音。

平原郡。

黃帝後。

漢有常惠,晉有常璩,明有開平忠武王常遇春。

〔樂〕角音。

南陽郡。

系出子姓。

宋戴公子衍字樂父,其後王父字氏。

燕有。

有、樂羊,複姓。

藥姓出河內郡。

漢有藥崧。

〔於〕羽音。

河內郡。

系出姬姓。

武王子封於邘,後世去邑於氏。

漢有於定國,相宣帝。

〔時〕徵音。

隴西郡。

宋大夫公子來,食採於時。

有時子,漢有時苗。

〔傅〕商音。

清河郡。

商有傅説,為武丁相;漢有傅介子。

〔皮〕羽音。

天水郡。

周卿士樊仲皮後,字氏。

北齊有皮景和,唐有皮日休。

〔卞〕羽音。

濟陽郡。

曹叔振鐸後,仕魯卞邑大夫。

有卞莊子。

楚有卞和,東晉有卞壺。

〔康〕商音。

京兆郡。

衞康叔後,諡氏。

漢有康衡、康穆。

〔餘〕商音。

下邳郡。

秦穆公伐西戎,獲其臣由余以為上卿。

其後王父字氏。

宋有餘靖、餘玠。

〔元〕商音。

河南郡。

衞大夫元咺後。

出北魏拓拔氏。

孝文帝改姓元氏。

唐有元稹。

○咺,音喧,上聲。

〔卜〕羽音。

西河郡。

周有太卜官,其後官為氏。

晉有卜偃,孔子弟子卜商,漢有卜式。

〔顧〕羽音。

武陵郡。

夏有顧國。

後以為氏。

吳有顧雍,晉有顧愷。

〔孟〕羽音。

平陸郡。

系出姬姓。

魯桓公子慶父,世為卿,號孟孫氏,孟子其裔。

漢有孟敏、孟嘗。

〔平〕商音。

河內郡。

韓哀侯少子婼,食採於平,後邑氏。

漢有丞相。

○婼,音綽。

延伸閱讀…

中國姓氏排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百家姓逄姓氏排名第幾?

〔黃〕商音。

江夏郡。

顓帝孫後,封於黃,子孫國氏。

楚有春申君黃歇,漢有丞相黃霸,孝子黃香。

〔和〕商音。

汝南郡。

堯臣和仲後,官為氏。

北齊有和士開,五代有和凝。

〔穆〕羽音。

河南郡。

系出子姓。

宋穆公支孫,諡氏。

漢有穆生。

〔蕭〕角音。

蘭陵郡。

系出子姓。

微子支孫封於蕭。

宋附庸,子孫國氏。

漢有丞相蕭何,裔孫道成南齊高帝,傳七世;道成族孫衍,受齊禪,為梁武帝,傳四世。

〔尹〕徵音。

天水郡。

系出少昊裔孫尹壽,帝堯師。

周有尹吉甫,老子弟子尹喜,漢有尹賞。

〔姚〕商音。

吳興郡。

系出有虞氏。

瞽瞍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氏。

帝堯降二女於舜,賜姓媯氏;禹封商均與虞城;武王封虞舜後胡公滿陳國:國為氏。

胡公支子姓胡氏;陳敬仲奔齊,子孫姓田氏;田齊失國,居元城,姓王氏:七姓,舜後。

〔邵〕商音。

博陵郡。

系出姬姓。

召康公封於燕,其次子世為畿內諸侯,作王卿士,號曰召公,因為召氏。

後世子孫,增邑邵氏。

秦有邵平,漢有召信臣,同出一祖。

〔湛〕商音。

豫章郡。

系出姒姓。

夏同姓諸侯斟灌氏,其後子孫去鬥去雚,合二字湛氏。

漢,明有湛若水。

〔汪〕商音。

平陽郡。

汪茫氏後。

魯桓公庶子食採於汪,邑氏。

魯有汪錡,唐有汪華,封越公,世居於歙。

〔毛〕羽音。

西河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毛伯之後,世周卿士,國氏。

趙有毛公,漢有毛萇。

〔禹〕羽音。

隴西郡。

系出妘姓。

雲、夢之間有鄅國,楚附庸,後去邑氏。

○妘,音雲。

鄅,音禹。

〔狄〕徵音,天水郡。

系出姬姓。

周康王封弟孝伯於狄城,其後地氏。

唐有狄仁傑,宋有狄青。

〔米〕徵音。

京兆郡。

系出西域米國。

漢有米楷,宋有米芾。

○芾,音費。

〔貝〕宮音。

清河郡。

系出姬氏。

召康公支子,食採於鉅野浿水,後郥國,子孫去邑貝氏。

漢有貝瑗。

〔〕宮音。

吳興郡。

系出譙明氏。

其後由為燧人相。

南齊有明僧紹,唐有明崇儼,元有明玉珍。

〔臧〕商音。

東海郡。

系出姬姓。

魯孝公子彄食採於臧,其後僖伯、哀伯、文仲、武仲、世魯卿,漢有臧宮、臧洪。

○彄,口平聲。

〔計〕商音。

京兆郡。

系出姒姓。

大夫計倪、計然,公族。

〔伏〕商音。

太原郡。

系出風姓。

伏羲子孫,號氏。

漢有伏勝、伏湛。

〔成〕商音。

上谷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郕叔武後,去邑成氏。

有成覸。

○郕,音成。

〔戴〕徵音。

譙郡。

系出子姓。

宋戴公支孫,諡氏。

宋有戴盈、戴不勝,漢有戴德、戴聖。

〔談〕徵音。

廣平郡。

系出籍氏。

周大夫籍談後,避項籍諱,談氏。

〔宋〕宮音。

京兆郡。

系出子姓。

周武王封紂庶兄子啓於宋,後世子孫,國氏。

楚有宋玉、宋義。

漢有宋昌。

〔茅〕商音。

東海郡。

系出姬姓。

周公支子封於茅,其後國為氏。

秦有茅焦。

〔熊〕宮音。

江陵郡。

系出高陽氏。

顓頊孫第六子季連芊姓,子附敍封於熊。

後有鬻熊,為文王師。

武王封其曾孫熊繹於楚。

熊渠僣稱王,姓熊氏。

漢有熊喬、熊尚。

〔紀〕徵音。

平陽郡。

姜姓。

四嶽後,封國於紀,後國為氏。

楚有紀昌,漢有紀信。

〔舒〕徵音。

京兆郡。

顓頊後,封於舒,後國為氏。

唐有舒元輿。

〔屈〕宮音。

臨淮郡。

系出芊姓。

楚武王子瑕封於屈,後以為氏。

楚有屈原。

有屈突,複姓。

〔項〕商音。

遼西郡。

系出芊姓。

楚公子燕,封項城,姓項氏。

姬姓。

齊桓公滅項,子孫國氏。

楚有項羽。

〔祝〕商音。

太原郡。

系出有熊氏。

周武王封黃帝後於祝,後國為氏。

衞有祝鮀,鄭有祝聃。

○聃,音耽。

〔董〕角音。

隴西郡。

系出有熊氏。

黃帝孫飂叔安子董父後。

晉有董狐,漢有董仲舒。

○飂,音留。

〔梁〕商音。

安定郡。

顓頊後,封於梁,後國為氏。

漢有梁松。

梁丘複姓。

〔杜〕商音。

京兆郡。

帝堯之後,封於唐,周滅,處其族於唐、杜之間,居杜者姓杜氏。

周有杜伯,晉有杜原款,漢有杜延年。

〔阮〕角音。

陳留郡。

商有阮國,後國為氏。

魏有阮籍。

〔藍〕徵音。

汝南郡。

系出芊姓。

楚公子亹封於,謂藍尹,後邑氏。

○亹,音尾。

〔閔〕宮音。

隴西郡。

系出姬姓。

魯公族閔馬父封於閔鄉,因以氏。

後有閔子騫。

〔席〕商音。

安定郡。

系出籍氏。

晉大夫籍談後世避項籍名,改姓席氏、談氏。

〔麻〕商音。

上谷郡。

系出熊姓。

楚公族熊嬰奔齊,姓麻氏。

隋有麻叔謀。

〔強〕商音。

天水郡。

系出姜姓。

齊大夫公孫疆後。

疆相近,後以為氏。

鄭有大夫鉏。

○鉏,音徂。

〔賈〕商音。

武威郡。

系出姬姓。

唐叔虞少子封於賈,後以為氏。

晉有賈華,漢有賈誼、賈復。

〔路〕商音。

內黃郡。

系出高辛氏。

封於路,其後國為氏。

漢有路博德。

〔婁〕商音。

譙郡。

系出姒姓。

杞東樓公後,去木婁。

漢有婁敬,唐有婁師德。

〔危〕宮音。

汝南郡。

系出三危氏。

唐有危仔昌,後賜姓元氏。

〔江〕商音。

濟陽郡。

系出嬴姓,。

國於江、漢之間,支子國氏,漢有江革。

〔童〕宮音。

雁門郡。

系出胥氏。

晉大夫胥童後,王父字氏。

漢有童恢。

〔顏〕商音。

魯郡。

系出姬姓。

魯公柏禽少子顏之後,字氏。

有顏路、顏淵。

〔郭〕商音。

太原郡。

系出姬姓。

武王封王季次子虢仲於東虢,虢叔西虢,召曰二虢。

後虢叔國改號郭,支子國氏。

漢有郭解、郭泰;唐有郭子儀;五代有郭威,周太祖。

〔梅〕羽音。

汝南郡。

系出子姓。

殷王太丁封弟於梅,是梅伯,後國為氏。

漢有梅鋗、梅福。

〔盛〕羽音。

汝南郡。

系出姬姓。

召公奭支孫封於盛,燕附庸,姓奭氏。

後避漢元帝諱,國盛氏。

〔林〕宮音。

西河郡。

系出子姓。

王子乾子堅,避亂居長林山,姓林氏。

魯有林放,孔子弟子。

〔刁〕徵音。

弘農郡。

系出姬姓。

文王同姓有雕國,後刁氏。

有豎刁,晉有協。

〔鍾〕角音。

穎川郡。

系出芊氏。

楚公族鍾建封於鍾吾,其後鍾吾氏,或為鍾氏。

楚有鍾儀、鍾期,魏有鍾〔徐〕商音。

東海郡。

系出嬴姓。

伯益子若木生調,封于徐,歷夏、商、周諸侯,後國為氏。

漢有徐遲,吳有徐盛。

〔丘〕宮音。

河南郡。

系出姜姓。

太公封於營丘,支子地丘氏。

有閭丘、梁丘,俱複姓。

〔駱〕商音。

內黃郡。

系出嬴姓。

非子父駱,駱長子成世居太丘,國號駱;厲王時滅於西戎,餘子國氏。

唐有駱賓王。

〔〕角音。

渤海郡。

系出姜姓。

齊文公子子高後,字氏。

徯世齊卿,孔子弟子柴,漢有高鳳。

〔夏〕羽音。

會稽郡。

系出姒姓夏后氏,子孫國氏。

陳公子夏徵舒,秦有夏無且。

〔蔡〕徵音。

濟陽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叔度封蔡,後國為氏。

晉有蔡墨,秦有蔡澤,漢有丞相蔡義。

〔田〕徵音。

雁門郡。

系出陳氏。

陳桓公子完,仕齊為卿,姓陳氏。

陳恆姓田氏,孫田和代有齊國。

漢有田延年。

〔樊〕商音。

上黨郡。

系出仲氏。

仲山甫封樊侯,國氏。

孔子弟子樊遲,漢有樊噲。

〔胡〕羽音。

安定郡。

系出媯姓。

陳胡公滿支子,諡氏。

有胡齕,漢有胡廣。

〔凌〕徵音。

河間郡。

系出姬姓。

衞公子仕於周,凌人,官為氏。

吳有淩統。

〔霍〕羽音。

太原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霍叔之後,國氏。

漢有霍光。

〔虞〕商音。

陳留郡。

系出媯姓。

舜後封虞,國氏。

姬姓。

太伯弟虞仲雍後。

魏有虞丘子。

漢胡虞詡。

〔支〕徵音。

邰陽郡。

漢宣帝時郅支單於世子入侍,其裔留於京師,姓支氏。

漢有支雄,晉有支遁。

〔昝〕徵音。

太原郡。

系出咎氏。

商相咎後。

咎,古音,又音災咎之咎。

故增一畫昝氏。

〔管〕徵音。

晉昌郡。

系出姬姓。

文王第三子管叔後。

有管仲,漢有管寧。

〔盧〕商音。

範陽郡。

系出姜姓。

齊文公子子高之孫,食採於盧,氏焉。

漢有盧綰。

〔〕商音。

鉅鹿郡。

系出高陽氏。

封於鄚,子孫去邑氏。

漢有莫藏。

○鄚,音。

〔經〕徵音。

滎陽郡。

系出京氏。

鄭公子京、叔段後,有京氏。

漢京房子孫,避仇改經氏。

〔房〕商音。

清河郡。

系出陶唐氏。

舜封丹朱於房陵,國號唐;支子於房竹,其後國為氏。

漢有房植,唐有房玄齡。

〔裘〕角音。

渤海郡。

衞大夫食採於裘,後邑氏。

漢有裘仲友。

〔繆〕羽音。

蘭陵郡。

系出嬴氏。

秦繆公後,諡氏。

漢有繆彤。

延伸閱讀…

何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最新百家姓排名表-中國新百家姓2023年排名

〔幹〕徵音。

潁川郡。

系出子姓。

宋大夫幹犨後。

晉有幹寶。

段幹氏支子,幹氏。

○犨,音抽。

〔解〕商音。

平陽郡。

唐叔虞子良食採於解,氏焉。

後有解揚。

〔應〕宮音。

汝南郡。

系出姬姓。

武王第四子封於應,其後國為氏。

漢有應劭。

○應。

平聲。

〔宗〕宮音。

京兆郡。

周大夫宗伯之後,官為氏。

漢有宗資。

〔丁〕徵音。

濟陽郡。

系出姜姓。

齊太公子丁公之後,諡氏。

漢有丁公、丁固。

〔宣〕徵音。

始平郡。

系出姬姓。

魯大夫宣伯之後,諡氏。

漢有宣秉。

〔鄧〕徵音。

南陽郡。

商武丁封叔曼季於鄧,後國為氏。

漢有鄧彭祖、鄧禹。

〔單〕徵音。

南安郡。

系出姬姓。

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

畿內諸侯,世相王室,號單伯。

〔杭〕商音。

餘杭郡。

系出姒姓。

禹王治水,所餘舟航,支子統之,封國餘航,其後去舟加木杭氏。

〔洪〕角音。

豫章郡。

傳共工後避仇改為洪。

又云:衞大夫弘演之後,唐始避高宗子弘諱洪氏。

三國有洪矩,宋有洪皓。

〔包〕羽音。

上黨郡。

楚大夫申包胥後,祖字氏。

漢有包鹹。

〔諸〕徵音。

琅琊郡。

系出姒姓。

越國裔閩粵王無諸後,祖字氏。

〔左〕商音。

濟陽郡。

系出熊氏。

鬻熊之後倚相,為楚威王左史,後左氏。

魯有左丘明,漢有左雄,晉有左思。

〔石〕徵音。

武威郡。

系出姬姓。

衞公族大夫石碏後。

漢有石建。

○碏,音鵲。

〔崔〕角音。

博陵郡。

系出姜姓。

齊丁公子居崔,氏焉。

後有崔杼,漢有崔寔,魏有崔皓。

〔吉〕徵音。

馮翊郡。

周尹吉甫後,王父字氏。

漢有吉平。

〔龔〕羽音。

武陵郡。

系出共工氏。

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後龔氏。

漢有龔遂。

〔程〕商音。

安定郡。

系出高陽氏。

顓頊孫重黎堯南正司火官,世封程伯。

周有程伯休父,晉有程嬰。

〔嵇〕商音。

譙郡。

夏封子於會稽,稽氏;漢初徙譙,改為嵇氏。

晉有嵇康。

〔裴〕商音。

河東郡。

系出嬴姓。

伯益之裔蜚廉後,封於{非邑}邑。

後嗣裴陵,去邑衣裴氏。

漢有裴潛,宋有裴松之。

○{非邑},音裴。

〔陸〕角音。

河南郡。

齊宣王封少子季逵於平陸,氏墟,其後陸為氏。

漢有陸賈,晉有陸機、陸雲。

〔榮〕商音。

上谷郡。

周文王臣榮公之後。

孔子弟子有榮旂,魯有榮啓期。

〔翁〕商音。

錢塘郡。

周昭王庶子食翁山,氏焉。

漢有翁君、翁伯。

〔荀〕徵音。

河內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郇伯之後,去邑加草荀氏。

晉荀寅世卿,周有荀卿,漢有荀淑。

○郇,音荀。

〔羊〕商音。

京兆郡。

系出祁氏。

晉大夫祁盈之後,封於羊舌,其嗣去舌羊氏。

漢有羊仲,晉有羊祜。

〔於〕羽音。

京兆郡。

系出有熊氏。

黃帝孫封於商於,其後於氏。

〔惠〕商音。

扶風郡。

系出姬姓。

周惠王後,有周大夫惠施。

〔甄〕徵音。

中山郡。

系出庭堅氏。

皋陶少子仲甄,仕夏,封於鄄,後王父字氏。

漢有甄邯。

○鄄,音堅。

〔麴〕宮音。

汝南郡。

系出周官麴氏,官為氏。

漢有麴義。

〔家〕角音。

京兆郡。

系出姬姓。

周孝王子家父後,世周卿,姓家氏。

宋有家鉉翁。

〔封〕宮音。

渤海郡。

系出姜姓。

炎帝裔孫封,黃帝師,後封氏。

漢有封芨,唐有封倫。

〔芮〕徵音。

平原郡。

周司徒芮伯之後,有芮良夫。

〔汲〕羽音。

清河郡。

系出姬姓。

衞宣公太子汲之後,姓汲氏。

漢有汲黯。

〔邴〕商音。

平陽郡。

晉大夫食採於邴,氏焉。

漢有邴原。

〔井〕徵音。

扶風郡。

虞大夫井伯之後,字氏。

晉滅虞,井奚入秦,秦穆公以為大夫,封邑於百里,號百里奚,支子井氏。

〔段〕徵音。

京兆郡。

系出李氏。

老子孫李宗仕晉,食邑於段幹,世段幹氏。

魏有段幹木,子孫段氏。

幹氏。

晉有段匹磾,唐有段文昌。

〔富〕羽音。

齊郡。

系出姬姓。

周同姓大夫富父後有富辰,世周卿。

宋有富弼。

〔巫〕宮音。

平陽郡。

系出高辛氏。

高辛支子巫人封於巫,姓巫氏。

商巫咸、巫賢,父子相。

〔烏〕商音。

潁川郡。

系出金天氏。

昊鳥名官,有烏鳥氏,主山陵,其後烏氏。

周有烏獲,唐有烏承玼。

〔〕角音。

中山郡。

系出神農氏。

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後國為氏。

漢有焦先。

〔巴〕徵音。

高平郡。

系出姬姓。

楚附庸國,後巴氏。

〔弓〕羽音。

太原郡。

魯大夫叔弓後,王父字氏。

漢有光祿勳弓阯。

〔牧〕商音。

弘農郡。

黃帝相力牧後,字氏。

周有牧仲、牧皮。

〔隗〕宮音。

餘杭郡。

系出夏侯氏,商封桀後於隗國,其後白翟、赤狄皆隗姓。

漢有隗囂。

〔山〕商音。

河南郡。

系出列山氏。

周山師掌山林官,官為氏。

晉有山濤。

〔谷〕羽音。

上谷郡。

系山夾谷氏。

齊公子尾孫,封於夾谷,後姓谷氏。

漢有谷永。

有谷那,複姓。

〔車〕角音。

京兆郡。

系出子車氏。

秦公族子車仲行後車氏。

漢丞相田千秋,乘車入,人號車丞相,氏焉。

〔侯〕角音。

上谷郡。

系出史皇氏。

倉帝史皇,姓侯,名岡,字頡,後侯氏。

魏有侯嬴,漢有侯霸。

〔宓〕角音。

平昌郡。

系出太昊氏。

伏羲字古作宓犧,宓伏,同音。

孔子弟子宓子。

〔蓬〕宮音。

長樂郡。

周封支子於蓬州,因以氏。

漢有蓬球。

〔〕商音。

京兆郡。

系出泉氏。

《周官》泉府掌錢,後改氏。

吳有全琮。

〔班〕商音。

扶風郡。

系出鬥氏。

楚公族鬥穀於菟之後令尹子文,棄於野,有虎乳。

楚人謂虎於菟,謂乳穀,故名穀於菟。

字子文。

文者,虎斑,後姓斑,姓班氏。

漢有班彪,長子,次超。

〔伊〕宮音。

陳留郡,系出陶唐氏。

堯生於伊水,故姓伊祁氏。

其後支子伊氏。

商有伊尹、伊摯,漢有伊籍。

〔宮〕宮音。

太原郡。

系出姬姓。

魯孟僖子子韜,食邑南宮,即孔子弟子南宮適,其後支子宮氏。

虞仲支子封於上宮,其後有宮之奇。

〔寧〕徵音。

齊郡。

系出姬姓。

衞武公子季亹食採於寧,世衞卿。

後有寧俞。

〔仇〕宮音。

平陽郡。

系出仇吾氏,夏諸侯。

商為九國。

紂殺九侯,其後仇氏。

宋有仇牧,漢有仇香。

〔欒〕徵音。

西河郡。

急出姬姓。

晉靖侯孫賓封於欒,世晉卿。

漢有欒布、欒巴。

〔暴〕商音。

魏郡。

系出姬姓。

周公族公,世王卿。

其後姓暴氏。

漢有暴勝。

〔甘〕宮音。

渤海郡。

夏有甘國,其後甘盤武丁師。

周惠王弟叔帶封於甘,後以為氏。

秦有甘羅,漢有甘延壽。

〔鈄〕宮音。

遼西郡。

系出姜姓。

田和篡齊,遷康公於海上,穴居野食,鈄釜,支子姓鈄氏。

○鈄,音偷,上聲。

〔戎〕羽音。

江陵郡。

周有戎國,姜姓。

山戎,允姓。

其後俱戎氏。

唐有戎昱。

〔祖〕羽音。

範陽郡。

系出任姓。

奚仲之後,姓祖氏。

祖己、祖伊皆商相。

晉有祖逖。

〔武〕羽音。

太原郡。

系出姬姓。

周平王少子有文在手曰武。

賜武氏。

世周卿。

秦有武沙,唐有武士彠,武后父。

〔符〕羽音。

琅琊郡。

系出姬姓。

魯頃公孫,掌秦符璽,官為氏。

漢有符融。

氐王蒲洪改孫堅姓符氏,草竹,號後秦,別一族。

〔劉〕宮音。

彭城郡。

系出陶唐氏。

堯後有劉累,周唐杜氏,杜隰仕晉士師,士氏。

士氏後,複姓劉氏。

王母弟劉康公後,劉氏。

漢高祖乃士會後。

〔景〕角音。

晉陽郡。

系出芊姓。

楚公族鬥、蒍、昭、屈、莊、景,芊姓後。

有景差、景醜。

○蒍,音委。

〔詹〕羽音。

河間郡。

系出姬氏。

周宣王支子封於詹,世周大夫。

楚有詹尹。

〔束〕羽音。

南陽郡。

系出田氏。

齊之疏族,疏氏。

漢有疏廣,廣之裔去束氏。

晉有束晳。

〔龍〕羽音。

武陵郡。

黃帝孫飂叔安子董父,畜龍,豢龍氏。

其後官為氏。

項羽有龍且。

〔葉〕羽音。

南陽郡。

系出沈氏。

楚沈諸梁封於葉,號葉公,子孫邑氏。

〔司〕宮音。

頓丘郡。

鄭司臣後。

宋有司超,明有司韜。

〔韶〕宮音。

太原郡。

系出有虞氏。

舜官,後以為氏。

〔郜〕角音。

京兆郡。

系出姬姓。

文王子封於郜,後國為氏。

〔黎〕徵音。

京兆郡。

系出高陽氏顓頊孫北正黎之後,封黎陽黎國。

子孫國氏。

有黎丘氏。

〔薊〕宮音。

內黃郡。

系出有熊氏。

周封黃帝後於薊,國氏。

〔宿〕徵音。

東平郡。

系出風姓。

宿國後,國氏。

〔〕商音。

南陽郡。

系出嬴姓。

秦文公子白之後,有白乙丙。

楚平王孫勝封白公,後有白氏。

唐有白居易。

〔懷〕角音。

河內郡。

無懷氏後。

系出姬姓。

唐叔虞初食採於懷,後封晉國,支子姓懷氏。

〔蒲〕角音。

河東郡。

系出有虞氏。

夏封舜後於州蒲,後以為氏。

晉有蒲洪,別一族。

〔邰〕商音。

平盧郡。

堯封后稷於邰。

其後居邠號周,支子舊國氏。

〔從〕角音。

東莞郡。

系出姬姓。

周平王封少子精英樅侯,後樅姓。

漢有樅公,子孫改氏。

〔鄂〕商音。

武昌郡。

系出姬姓。

晉侯光居於鄂,號鄂侯,子孫以為氏。

楚子熊僣稱鄂王,後鄂氏。

〔鹹〕徵音。

汝南郡。

系出高陽氏。

高辛臣鹹丘後,後姓鹹氏。

〔籍〕商音。

廣平郡。

系出伯氏。

晉大夫世司典籍,官為氏。

後有籍談。

〔賴〕宮音。

潁川郡。

系出姜姓。

周有賴國,後國為氏。

漢有賴宣。

〔藺〕商音。

中山郡。

晉韓厥支孫康封於藺,邑氏。

趙有藺相如。

〔屠〕宮音。

陳留郡。

系出子姓。

商有屠阝國,去邑氏。

晉公族,有屠岸氏。

○屠阝,音屠。

〔蒙〕宮音。

安定郡。

系出東蒙氏。

秦有蒙括,世為上。

〔陰〕宮音。

始興郡。

系出陶唐氏。

唐有陰國,後國為氏,漢有陰子方。

〔鬱〕宮音。

太原郡。

系出鬱林氏。

楚伐鬱林,遷其民於郢,鬱氏。

〔能〕商音。

太原郡。

系出熊姓。

熊渠子摯封於夔,支子姓能氏。

○能,音柰。

〔蒼〕商音。

武陵郡。

系出史皇氏。

倉帝後,蒼氏。

〔雙〕宮音。

天水郡。

顓頊後,封於雙蒙城,因以命氏。

晉有。

〔莘〕徵音。

天水郡。

系出高辛氏。

夏啓封帝摯後於有莘,後國為氏。

〔黨〕商音。

馮翊郡。

夏后氏後,支裔世居党項,姓黨氏。

宋有黨進。

〔譚〕角音。

齊郡。

系出嬴姓。

顓頊後。

周有譚國,後以為氏。

〔貢〕宮音。

廣平郡。

系出端木氏。

孔子弟子子貢後,財避亂,祖字氏。

漢有貢禹。

〔勞〕徵音。

武陽郡。

東海勞山民,漢始通中國,賜姓勞氏。

〔逄〕宮音。

譙郡。

系出姜姓。

炎帝孫逄伯陵始封於齊地,逄國,武王滅,封太公。

逄伯之後,國氏。

漢有逄萌。

逄,夅音龐,不音馮。

音馮者,,為相逢逢。

〔姬〕徵音。

南陽郡。

系出有熊氏。

黃帝先姓公孫,生於姬水,故姓姬氏。

高辛氏立,長子后稷繼黃帝後,賜姓姬氏,周始祖。

漢有姬嘉,周公之裔,封周子南君。

〔申〕商音。

琅琊郡。

系出姜姓。

嶽後,封於申,國氏。

周有申不害,漢有申公。

〔扶〕羽音。

京兆郡。

系出巫氏。

漢有巫嘉,事高祖,善禱祀,所求輒應。

帝以嘉能感召神祇,扶翊漢室,賜姓扶氏。

〔冉〕宮音。

武陵郡。

系出姬姓。

文王少子冉阝季載封於冉阝,後世去邑冉氏。

孔子弟子冉雍、冉耕、冉有。

〔宰〕徵音。

西河郡。

系出姬姓。

周大夫宰孔之後,官為氏。

孔子弟子宰我。

〔酈〕徵音。

新蔡郡。

系出姜姓。

古國名,國氏。

漢有酈食其,魏有酈道元。

○酈食其,音酈異基。

〔雍〕角音。

京兆郡。

系出姞姓。

雍糾仕鄭,封於雍,邑氏。

齊有雍巫;漢有雍齒,封什邡侯。

姞,音吉。

〔郤〕商音。

濟陰郡。

系出姬氏。

晉大夫郤獻子後。

本封於郤,氏。

世晉卿。

漢有郤。

郤,音隙,郗字通。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一個書生編撰蒙學讀物,姓氏篇成四字一句韻文,像一首四言詩,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影響。

《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贈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因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姓氏」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秦漢以前,姓和氏有區別。

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血緣關係。

中國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表示這是一些老祖母傳下氏族人羣。

而氏產生姓後,是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

因此,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始祖炎黃二帝屬兩個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氏稱;列山,軒轅。

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同時使用局面表明,母權制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影響存在,這種影響到春秋戰國後消亡。

公安部前幾年,身份證信息數據庫,統計出了1000多個姓氏排序。

有很多姓氏。

而全國有多少姓氏呢?不是100家,不是1000家,而是2400多個姓氏。

説出幾個姓氏,大家聽過。

這幾個姓氏,大家聽過嗎?好了,需要查找自己姓氏排名朋友。

找吧。

沒有機會大家分享我當初藉紅書月漲千粉經驗,近期終於這期內容安排上了。

  當初第一個賬號運營失敗後,我沒有放棄,開始運營賬號,地是,前期經驗和分析,我一開始發佈筆記基…編輯導語:近年來,我們談論話題做做私域到怎麼做好私域運營。

本文通過什麼私域流量火了、什麼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本質以及私域流量價值四個方面,帶大家認識瞭解私域流量,希望你有所幫助。

前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