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閩南講古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絕代風華
講古,作為閩南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利用閩南話的獨特詞彙,結合韻律、諺語、俗話、掌故和歌謠,以章回小説的形式傳承著歷史的記憶。
講古場的百態眾生
講古人,又被稱為「講古仙」或「講古先生」,他們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將故事娓娓道來。講古場,是講古人揮灑才華的舞台,時而人聲鼎沸,時而鴉雀無聲。
歷史的見證:從漢唐遺事到民間傳説
講古的內容豐富多彩,從漢唐時代的歷史遺事,到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應有盡有。它不僅傳承著文化,也承載著歷史的記憶,為人們提供了一扇瞭解過去的窗户。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榮譽
2008年,講古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753(V-60)。這份殊榮,不僅肯定了講古藝術的價值,也賦予了其新的活力。
講古場的興衰與傳承
講古場曾遍佈閩南大地,但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式微。如今,講古已成為了寶貴的文化資產,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通過組織培訓班、舉辦展覽等方式,人們正在努力傳承這門古老的藝術,讓它在現代社會中重現輝煌。
講古特色
特點 | 説明 |
---|---|
地域性 | 主要流傳於閩南地區 |
語言 | 使用閩南話 |
內容 | 以章回小説的故事為主 |
形式 | 戲台表演或説書的形式 |
人物 | 「講古仙」或「講古先生」 |
地點 | 「講古場」 |
講古:古老傳統,現代傳承
講古,又稱説書,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它透過説唱表演,訴説歷史故事、神話傳説、民間軼事,寓教於樂,深受大眾歡迎。
講古的起源與發展
時間 | 階段 | 特色 |
---|---|---|
春秋戰國 | 起源 | 史官記事,講述歷史人物事蹟 |
漢代 | 雛形 | 遊説家、戲子表演故事,形成戲劇胚胎 |
魏晉南北朝 | 發展 | 佛教傳入,説唱佛經故事 |
隋唐 | 興盛 | 出現專業説書人,興起街頭講古 |
宋元 | 鼎盛 | 説書內容豐富多元,設有茶館專門講古 |
明清 | 衰落 | 文字小説普及,講古逐漸式微 |
近代 | 復興 | 説書融入廣播、電視等媒介,重獲新生 |
當代 | 傳承 | 透過影視作品、藝文活動等形式傳承 |
講古的類型與內容
講古的類型依內容而異,常見的有:
- 歷史講古:敍述歷史人物、事件,如《三國演義》、《水滸傳》。
- 神話講古:講述神仙、妖怪等傳奇故事,如《西遊記》、《封神榜》。
- 民間講古:傳誦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説,如《聊齋志異》、《倩女幽魂》。
- 武俠講古:描繪武林人士的江湖恩怨,如《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講古的表演手法
好的講古表演講究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常見的手法包括:
- 説白:直接講述故事,交代劇情。
- 唱段:融入曲藝元素,以歌聲烘托氣氛。
- 説表:結合説唱和表演,生動呈現人物對話和動作。
- 互動:與聽眾互動,增添臨場感。
講古的文化意義
講古不只是一種娛樂形式,更具有以下文化意義:
延伸閲讀…
講古-詞目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講古-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文化意義 | 價值 |
---|---|
史料傳承:講述歷史故事,流傳文化傳統 | |
道德教化:透過故事情節傳達倫理道德 | |
文學普及: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推廣文學作品 | |
文化交流:各地説書人交流文化,促進各民族間瞭解 | |
民族認同:共同的講古故事形塑民族歸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