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出自官名。
秦朝設有治粟內史,掌錢穀財政,漢朝改為大司農。
漢時朝廷設有治粟都尉,掌軍糧,置。
官者官名氏。
第二支源於改姓。
明朝正德年中,蜀人宿進後裔音訛改為粟姓。
明朝時期,粟姓人口,主要分佈於湖南、四川。
23魔方基因檢測用户中,粟姓户籍貫地域主要分佈湖南省 (佔 39.6%) 、廣西壯族自治區 (佔 25.0%) 、四川省 (佔 14.6%) 地。
23魔方基因檢測用户中,粟姓用户民族主要有漢族 (佔 78.7%) 、侗族 (佔 10.6%) 。
二、徙漵始祖天崇公生子萬珍、萬珍生子、生子八,長子興文(徙居西蜀)今四川省,三子興達徙居古滇(今雲貴川地區),五子興釗出家,八子無嗣,二子興賢,四子興才,六子興時,七子興蘭皆漵浦粟氏老四房遠祖。
歷史發展過程中,改姓情況並見,所以現在粟姓有可能是其他名人家族後代。
粟氏族譜記載:粟氏開基祖先萬成公原姓熊,宋朝時,是朝庭大員,權力鬥爭,帶着家眷,逃難廣西湖南交界資源縣境內,此地山高路陡,又名“三千界”(老山界)。
當時後面追兵,開基祖先萬成公帶着家眷藏“三千界”一塊粟米地裏。
當追兵騎馬追來,問當地一個老人是否見過某某樣子人此地。
老人回答:見過,不過“三千界”了。
追兵本來追得累了,聽説追對象過了“三千界”了,放棄追趕,打道回府。
後萬成公為感謝此地救命之恩,定居於此,改“熊”姓“粟”。
現在,桂林市資源縣龍溪村裏,還存在一個古老“粟氏公堂”,龍溪村及附近石田村,全部姓“粟”,“粟”姓整個鄉乃至全縣,是一個大姓。
…7月2日,來全國11個省81個縣1000餘名粟氏族人代表聚漵浦縣茅園鎮景江村粟氏宗祠,舉行曬譜祭祖、宗親聯誼活動,攤開家譜,重温家族歷史。
據悉,這是粟氏實寰公支系第三次舉行如此大規模曬譜活動。
族譜記載,粟氏實寰公支系是明朝時期公元1395年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入湖南省漵浦縣龍潭鎮,此繁衍生息600多年。
歷經數十代,現在此鎮有粟氏後裔3000人。
景江村粟氏宗祠始建於乾隆年間,公元1780年,嘉慶年間1799年族人開始撰修本族家譜。
宗祠建設和族譜流傳至今已有230多年歷史。
中午時分,豔陽高照,曬譜活動正式開始,300多本地域、時期家譜書擺放在八張八仙桌上,一一翻開攤陽光下。
宗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舉行曬譜活動,可以使家譜不變質損壞,能保存先人們留給我們文化遺產;讓分散各地族人得以聚首,加強宗親間感情交流;重温家規家訓,接受教誨。
本次曬譜來代表……粟旁:靜江人,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桂林府蕭國樑榜進士;粟升:湖南會同人,明以貢檢校;粟濟民:湖南靖州人,明萬曆江西瑞昌縣丞;粟實:寶慶人,明以貢州判;粟養元:湖南黔陽人,明以貢敖諭;粟盛:明貢生任巡檢(廣西靈川縣志)粟萬鍾:四川資州人,明以貢安福縣知縣;粟廷:湖北荊州人,明正德中陸涼州知州;粟興:湖南常德人,明洪武治中吏目;粟恕:山西長子縣人,明洪武國子生任户部尚書;粟文舉:薊北威縣人,明景泰舉人;粟林:廣西貴縣(今貴港)人,明永樂中舉,任工部尚書;粟秋:廣西南寧府橫州人,工部員外郎;粟茂:廣西梧州人,明成化廣東副提舉;粟登:四川巴縣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辛未科進士;粟珍:廣西融縣人,明正統中高明縣訓導;粟善:湖南會霞人,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進士:粟千鍾:桂林府臨桂縣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徐陶璋榜第三甲八十八名進士;直隸河間府獻縣正堂;……一、先祖遷路線:陝西粟邑-寧夏靈州-甘肅泥陽-河北相州-河南南陽-廣西西江-湖北江陵-南京上元-湖南辰陽-湖南通道-復遷南京上元-江西泰和-湖南漵浦茅園(1395年)。
有任此職者,其後裔有粟姓者。
三、班次排序:實順,天萬,榮志景卿,(轉)天萬,榮志景卿,天萬,景卿宏用,周多永澤,盈積有,溥敷存大,裕陳餘達,培育和惠,紹德興華,輔佑,朝錫年,傑然銓,如林照壁,增高,後起寵光,承宗耀祖,昆仲聯芳,麟祥兆瑞,丕拯家幫,共92輩,目前繁衍到35代(積字輩)。
發展歷史:自天崇公(公元1395年)從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居漵浦茅園定居共622年,明清時期從興文、興達兩祖起歷代有先祖十餘支徙遷……慄姓邳州新河鎮大姓之一。
專著記載,慄姓來源有二:一出自風姓。
傳説伏羲氏後女媧即位,共封十三氏諸侯。
其中慄陸氏後代有慄氏。
二出自子姓。
商代有慄國(今河南夏邑城關鎮一帶),後周滅,子孫國氏。
邳州新河慄氏系“敬畏堂”傳人。
祖籍山西,始遷祖胞兄弟三人。
大公兆授、二公勤授、三公彥授系山西慄氏19世孫。
明萬曆年間,從山西槐樹下出發。
隨政府領軍跋山涉水,遷居邳州。
黃墩湖畔開荒務農,蕃衍生息。
其間飽受洪災之苦,叔兄弟十三人十人餓死,三人逃荒得生。
族人遷居異鄉謀生,只有七世祖“”字輩兄弟二人守土移。
後繁衍成村落,取名“前慄營”、“後慄營”。
自始遷祖400餘年,傳20世,有族眾數千人。
譜,慄氏世系輩字譜(11世一18世)為:“方承標善、鴻開雯潤”。
後續世系輩字譜(19世一-38世)為:“昭宗繼榮,德佑興恆、英賢澤世、忠邦志存、富安奎長”…粟氏班輩排行是:大成明啓,學道登雲貴,光祖萬世興,家庭開仁義,永樂太平春,後有26輩。
延伸閱讀…
①風俗:古粟陸氏後。
望出長女。
②中國姓氏集:清時有粟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官湖北察史。
③風俗通義:古粟陸氏後,漢有粟融,字客卿。
,有嘉慶舉人粟應宏。
粟姓《風俗通義》:古粟陸氏後(古時代,經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以至神農氏,天下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
炎黃古史傳説體系中,排列前是伏羲(皞系)、然後是神農(炎帝系)、軒轅(黃帝系),至於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是伏羲氏到神農氏之間過渡氏族人物,屬於太皞系。
容成氏和倉頡氏晚),據《·繫辭·疏》《禮記正義·序》《帝王世紀》和《漢書·古今人表》多種史料記載:“太昊庖羲……粟(sù)姓【摘要】明朝洪洞槐樹移民粟氏始祖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籍人氏,初奉旨洪洞槐樹集中遷往異地,清末其後裔分佈: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山西地。
粟姓記載見於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自官職姓。
據《三國志·魏志》、《元和姓纂》記載,漢代有治粟都尉、治粟內史,管理糧食。
有任此職者,其後裔有粟姓者。
〔郡望〕粟姓郡望主要有江陵郡。
江陵郡:春秋時楚國郢。
漢代明朝洪洞槐樹移民粟氏始祖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籍人氏,初奉旨洪洞槐樹集中遷往異地,清末其後裔分佈: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山西地。
粟姓記載見於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自官職姓。
據《三國志·魏志》、《元和姓纂》記載,漢代有治粟都尉、治粟內史,管理糧食。
有任此職者,其後裔有粟姓者。
延伸閱讀…
〔郡望〕粟姓郡望主要有江陵郡。
江陵郡:……孝人生萬善孝,試讀蓼莪這一篇。
菽水承歡愛日,莫教到終天。
悌聯氣分形孰儔,有施不報莫相猷。
世間得兄弟,睚眥掛念頭。
忠析爵分符不待言,食毛踐土皇恩。
祗承法度供王賦,草茅原自有忠貞。
信朋友如何列五倫,文章道德係伊身。
言同金石情魚木,休起猜疑玩故人。
禮品節來昔傳,三千三百杖頭錢。
閨門是關鍵,作芳規詔後賢。
義正路任往來,臨岐何事徘徊。
雞鳴加鞭策,荊刺叢中自開。
廉笑殺利鎖牽,誰知飲馬投錢。
廉貞垂千古,珠玉何曾貴九泉。
恥彼我兩丈夫,恥心留得那嫌迂。
趁將面赤摩拳掌,海內何人舜虞。
——摘自乾隆十六年粟榮訓編修《粟氏族譜》…大成明啓,學道登雲貴,光祖萬世興,家庭開仁義,永樂太平春,後有26輩。
…坌處鎮鮑塘村是一個古村落,位於天柱縣東南部,距鎮政府5公里,縣城45公里,居住着吳、粟、劉、潘、謝、杜、李、龍、覃九個姓氏村民,全村有大寨、老寨、門、無梅衝4個寨,具有500多年歷史。
鮑塘村是一個具有北侗風情民族村寨,風光,百年以上古樹成。
這裏文物蹟眾多,寨上有百年以上及年代民房。
歷史有二三百多年了,現在磚封古窨子13棟。
瞭解,鮑塘窨子屋年代,全寨有磚屋32棟,並有乾隆年間(公元1737年)建造吳氏宗祠和粟氏宗祠,以及鮑塘庵堂。
鮑塘古窨子多,來源於明末清初及清朝中葉時期。
朝廷派皇商到苗鄉採辦皇木,三門溪溯溪而上,鮑塘中寨一帶當時原始森林多,且材粗質優。
皇商這一帶採辦皇木、多落行於鮑塘,時人此有“洪江”稱。
滄海遺珠鮑塘村,是一個沒有商業開發古村落,是國家級非遺四十八寨歌節歌場之一,現評中國傳統村落,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