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形容美女的佳句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女的讚美之聲不絕於耳,留下了無數優美動人的佳句。這些佳句或描摹容貌,或稱讚氣質,或表達愛慕,或感嘆命運,無不展現出人們對美的欣賞和讚頌。
一、容貌之美
- 嬌美: 嬌嫩美麗,形容年輕女性的可愛。
- 傾城傾國: 形容女子非常美麗,美貌足以使整個城池、國家的人都為之傾倒。
- 沉魚落雁: 形容女子美貌出眾。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忘記飛翔。
- 閉月羞花: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絕倫。月亮看見她都會躲藏起來,花朵看見她都會羞愧地低下頭。
- 國色天香: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像國家的珍寶一樣珍貴,像天上的香氣一樣芳香。
- 美若天仙: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如同天上的仙女。
- 明眸皓齒: 形容女子眼睛明亮,牙齒潔白。
- 柳葉眉: 形容女子的眉毛像柳葉一樣細長而彎曲。
- 櫻桃小嘴: 形容女子的嘴唇小巧而紅潤,像櫻桃一樣誘人。
二、氣質之美
- 亭亭玉立: 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姿態優雅,像玉一樣潔白無瑕。
- 温婉賢淑: 形形容女子温柔善良,賢德淑良。
- 落落大方: 形容女子舉止大方,不拘泥於小節。
- 冰清玉潔: 形容女子純潔無瑕,像冰雪一樣晶瑩剔透,像玉一樣潔白無瑕。
- 儀態萬千: 形容女子行為舉止優雅美麗,變化多姿。
- 蕙質蘭心: 形容女子心地善良,聰明伶俐。
三、愛慕之情
- 一見鍾情: 形容第一次見到就產生愛慕之情。
- 傾心相許: 形容真心相愛,彼此許下承諾。
- 痴心一片: 形容器真心愛慕,矢志不渝。
- 情深意切: 形容情誼深厚,真摯動人。
- 朝思暮想: 形容日夜思念,無法忘記。
四、感嘆命運
- 紅顏薄命: 形容女子命運悲慘,英年早逝。
- 花容月貌: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如同花朵和月亮。
- 傾國傾城: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絕倫,足以使整個國家都為之傾倒。
- 紅顏禍水: 形容女子美貌會帶來災禍。
五、表格總結
形容美女的佳句 | 類型 | 出處 | 例句 |
---|---|---|---|
傾城傾國 | 容貌之美 | 《漢書·外戚傳》 | “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善歌舞,婦女多幸愛之,是時上方興,李延年得幸,以故姊妹皆得貴寵,為皇后者三人,其餘為夫人者亦數人矣。上數征伐,軍旅往來,出入北門,李氏為巫兒,望軍而哭,婦女皆追思之,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是時李夫人卒,葬昭儀園,上為立祠,號曰’宜秋館’。” |
沉魚落雁 | 容貌之美 | 《莊子·齊物論》 |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美也?” |
閉月羞花 | 容貌之美 | 《太平廣記》 | “唐明皇夢遊月宮,覺而有感,命李龜年作新曲,名曰《霓裳羽衣》。時海內承平,宮中多閒暇,貴妃性尤好歌舞,乃教梨園弟子三百人,並進新曲。每曲終,貴妃輒自起舞,態如驚鴻,勢如游龍,月宮中霓裳羽衣曲,不減此也。宮中每至新正,元宵,貴妃常乘華輦,微行夜遊,觀燈火之盛。每經御苑,鮮花盛開,香氣氤氲,貴妃令人掩鼻而過,謂宮人曰:’花氣燻人如是,何用鼻耶?’眾人但笑,未敢誰對。明皇聞語,曰:’貴妃殊不知花是無情物,為爾人所愛,方有此媚耳。若非賞玩之人,誰能移步顧惜?’后妃聞之,鹹自默愧。” |
國色天香 | 容貌之美 |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 | “今日是月色晴明,正是好風光,姐姐,你把那小曲兒再唱一遍。(唱)不是我亂誇妝,月色燈光,也難較量。這等美景良辰,姐姐,你再唱一遍我聽。(唱)月色燈光也不如人妝,月色燈光不如人妝。” |
美若天仙 | 容貌之美 | 西漢·劉向《列女傳·齊婦人》 | “魯君聞之,使人請婦人,婦人辭謝不受。魯君強請,婦人乃行。既入宮,魯君與相見,容貌閒雅,進止詳端,心賢德美,顏色端莊,魯君大悦,以為上夫人,生子名聲,此齊婦人也。” |
明眸皓齒 | 容貌之美 | 先秦·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無度。睎兮渺渺,歸餘懷之。亦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不或使之然也?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放逐,乃賦此詞以自怨。’長太息以掩涕’,蓋言已之不得志也。’掩’,抑也。’睎兮渺渺’,言己之思君也。言民生之可哀也。思君之甚也。君之不可得也。自怨之甚也。屈賦皆以美人為君,故以己況之。’睎’,目睎睎然,盼盼然也。’渺渺’,恍惚遠大之貌。” |
柳葉眉 | 容貌之美 | 唐·杜甫《贈衞八處士》 | “城邊荒地合無主,税入山僧奈我何。誰種桃李三百樹,春風不解禁楊花。夜聞打鼓過江去,秋入武昌更一來。故人京國留幾許,煙月紛紛過眼開。柳腰長落酒家春,可憐歌喉倚柳枝。莫怪弦囊無一文,為君拂拭珊瑚枝。” |
櫻桃小嘴 | 容貌之美 | 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恨曲。寒更漏永,人靜漏聲長。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
亭亭玉立 | 氣質之美 |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寄子由》 |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温婉賢淑 | 氣質之美 | 《列女傳·魯君婦人》 | “魯君聞知,派人邀請婦人進宮,但她婉言謝絕了。魯君一再堅持,婦人只得前往。當她進宮後,魯君與其相見,發現她舉止文雅,言行端莊,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容貌美麗,魯君非常高興,將其封為正夫人,併為她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聲,這就是齊婦人。” |
落落大方 | 氣質之美 | 清·黃景仁《雜感》 | “二十三年辛苦力,了得浮名滿帝京。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餘事吾今不暇及,來日方長且偷閒。長歌當哭為誰曲?酒酣耳熱亦狂顛。滿室圖書堆砌屋,一窗明月照清貧。老天生我非為學,讀書何處覓安身。平生自愧無奇才,只好為他人作嫁衣。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愧負平生未展才。丈夫處世兮立言,為儒為墨各有師。不恨古人吾不及,維摩詰是達摩師。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吾家。五湖四海憑鷗鳥,混沌鴻蒙任我遊。世事悠悠渾如夢,榮華富貴苦追求。金雞叫後頭千丈,不羨神仙不羨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冰清玉潔 | 氣質之美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 “竇娥屈死的第三年,楚州下了一場特大暴雨,連下了三日三夜,洪水氾濫,沖毀了無數房屋和莊稼。太守為了平息百姓的怨恨,讓百姓重新安置,並下令重修竇娥的廟宇。竇娥的冤情終於昭雪,她也因此名垂青史。” |
儀態萬千 | 氣質之美 |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
蕙質蘭心 | 氣質之美 | 唐·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臘梅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一見鍾情 | 愛慕之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 “林黛玉扶着花鋤,慢步來到山坡上,忽見一羣蜂蝶紛紛圍着兩棵海棠,便信步走了過去。走近一看,只見這兩棵海棠花開得正盛,花團錦簇,一片粉紅,在陽光下耀眼奪目。黛玉正要細看,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英俊的少年郎正向她走來。少年郎大約十七八歲,一身青衣長衫,頭戴一頂黑紗帽,腰間繫着一條玉帶,足蹬一雙墨色靴子,風度翩翩,儀表堂堂。黛玉頓覺眼前一亮,一顆心怦怦直跳,似乎要從胸膛裏跳出來一樣。她不禁問道:’你是誰?’少年郎微微一笑,自報姓名道:’在下賈寶玉。'” |
傾心相許 | 愛慕之情 | 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
痴心一片 | 愛慕之情 | 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情深意切 | 愛慕之情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 “竇娥含冤而死,她的魂魄來到了陰間,遇到了土地神。土地神憐憫竇娥的遭遇,便幫她向玉帝申冤。玉帝命張驢兒到人間傳喚竇娥的魂魄,並答應為她洗清冤屈。竇娥的陰魂來到人間,向張驢兒傾訴了她的冤情。張驢兒聽後,深受感動,發誓要為竇娥伸張正義。” |
朝思暮想 | 愛慕之情 | 唐·李白《靜夜思》 |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紅顏薄命 | 感嘆命運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 | “紅顏薄命固難醫,不如從容就死期。臨刑顧影心悽惻,魂歸冥漠自堪悲。杜麗娘從容就死,她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天。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天妒紅顏,杜麗娘雖然才華橫溢,美麗動人,卻命運多舛,早早地離開了人世,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
花容月貌 | 感嘆命運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 “竇娥含冤而死,她的魂魄來到了陰間,遇到了土地神。土地神憐憫竇娥的遭遇,便幫她向玉帝申冤。玉帝命張驢兒到人間傳喚竇娥的魂魄,並答應為她洗清冤屈。竇娥的陰魂來到人間,向張驢兒傾訴了她的冤情。張驢兒聽後,深受感動,發誓要為竇娥伸張正義。” |
紅顏禍水 | 感嘆命運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 “賈寶玉和林黛玉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感情深厚。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林黛玉因病去世,這對金童玉女最終天人永隔。黛玉之死,不僅給寶玉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整個賈府蒙上了一層陰影。紅顏薄命,這句話在黛玉身上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體現。” |
總結:
形容美女的佳句數不勝數,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女性的美,既有對容貌的讚美,也有對氣質的稱讚,還有對愛情的表達和對命運的感嘆。這些佳句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美的欣賞,也反映了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
形容美女的佳句如何反映時代審美觀?
描述美女的佳句,往往是時代審美觀的縮影。透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窺探不同時期人們對於美的理解和偏好。
時代 | 佳句 | 審美觀 |
---|---|---|
先秦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衞風·碩人》) | 温柔、端莊 |
漢代 | 膚如凝脂,顔如舜華。(《西京雜記》) | 白皙的皮膚,像舜花一樣美麗的容顔 |
唐代 | 蛾眉皓齒,鬢雲鬟重。(《唐詩紀事》) | 彎彎的眉毛,潔白的牙齒,鬢髮挽成雲鬟 |
宋代 | 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李清照《如夢令》) | 自然美,不加修飾 |
元代 | 千嬌百媚,傾國傾城。(馬致遠《漢宮秋》) | 嫵媚動人,傾國傾城 |
明代 | 眉黛青青,唇紅豔豔。(湯顯祖《牡丹亭》) | 青黛的眉毛,鮮紅的嘴唇 |
清代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曹雪芹《紅樓夢》) | 端莊秀麗 |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不同時代對美女的審美標準存在差異。例如,先秦時期強調温柔、端莊;漢代則偏愛白皙的皮膚和美麗的臉龐;唐代流行柳葉眉和雲鬢髮髻;宋代崇尚自然美;元代則欣賞嫵媚動人的女性;明代重視眉眼妝容;清代則復古回歸端莊秀麗。
除了時代因素,地域文化、社會風尚等因素也會影響人們對美的看法。例如,在一些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豐滿的體態可能被視為美的象徵,而一些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則可能更欣賞苗條的身材。
總之,形容美女的佳句不僅是文學作品的點綴,更是時代審美觀的體現。透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時期人們對於美的追求和變遷。
如何避免使用形容美女的佳句時顯得俗氣?
俗話説「情人眼裏出西施」,每個人對於「美女」的定義都有所不同。然而,在形容美女時,許多人卻常常陷入使用陳腔濫調的佳句,反而顯得俗氣而不耐聽。那麼,如何避免使用形容美女的佳句時顯得俗氣呢?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 多用具體的描寫,少用抽象的形容詞:
例如,與其説「她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不如描寫她「擁有白皙的肌膚、明亮的眼睛和甜美的笑容」;與其説「她的身材婀娜多姿」,不如描寫她「擁有纖細的腰肢、修長的雙腿和優雅的姿態」。
- 善用比喻和擬人:
例如,可以把她比喻成「像花朵般美麗」,或者「像月光般皎潔」;可以將她的眼睛比喻成「像星辰般閃爍」,或者「像秋水般清澈」。
- 抓住她的特點:
每個美女都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抓住她的特點進行描寫,例如,可以描寫她獨特的氣質、迷人的笑容、優雅的舉止,或者富有感染力的眼神。
- 注意用詞:
避免使用過於誇張或過於陳腐的詞彙,例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詞彙已經被使用過太多次,反而顯得沒有新意。
- 適當運用意境:
例如,可以描寫她周圍的環境,來烘托她的美貌,例如,描寫她坐在花叢中,周圍蝴蝶飛舞;或者描寫她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温柔美麗。
- 最重要的是真情實感:
你對她的感情越真摯,你對她的描寫就越生動感人。
以下表格列舉了幾個常用形容美女的佳句以及可以替代的描述:
俗氣佳句 | 替代描述 |
---|---|
傾國傾城 | 擁有白皙的肌膚、明亮的眼睛和甜美的笑容 |
閉月羞花 | 擁有像花朵般美麗的臉龐和像月光般皎潔的氣質 |
沉魚落雁 | 擁有像星辰般閃爍的眼睛和像秋水般清澈的眼神 |
婀娜多姿 | 擁有纖細的腰肢、修長的雙腿和優雅的姿態 |
楚楚動人 | 擁有楚楚可憐的神態和令人心動的氣質 |
最後,記住,真正的美來自於內在,而不僅僅是外表。
形容美女的佳句
在文學作品中,形容美女的佳句浩如煙海,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都塑造了各種傾國傾城的美人形象。這些佳句不僅描繪了美女的外貌,更展現了其氣質、神韻,令讀者神往。
以下表格列舉了部分經典的形容美女的佳句:
佳句 | 出處 | 簡介 |
---|---|---|
沉魚落雁 | 昭君出塞 | 形容女子容貌極美,見者如魚沉入水,雁落於地。 |
閉月羞花 | 貂蟬拜月 | 形容女子容貌極美,讓花兒都羞愧而合攏,月亮也躲避光芒。 |
回眸一笑百媚生 | 清平樂 | 形容女子回頭一笑,百般媚態 |
形容美女的佳句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女的讚美之聲不絕於耳,留下了無數優美動人的佳句。這些佳句或描摹容貌,或稱讚氣質,或表達愛慕,或感嘆命運,無不展現出人們對美的欣賞和讚頌。
一、容貌之美
- 嬌美: 嬌嫩美麗,形容年輕女性的可愛。
- 傾城傾國: 形容女子非常美麗,美貌足以使整個城池、國家的人都為之傾倒。
- 沉魚落雁: 形容女子美貌出眾。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忘記飛翔。
- 閉月羞花: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絕倫。月亮看見她都會躲藏起來,花朵看見她都會羞愧地低下頭。
- 國色天香: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像國家的珍寶一樣珍貴,像天上的香氣一樣芳香。
- 美若天仙: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如同天上的仙女。
- 明眸皓齒: 形容女子眼睛明亮,牙齒潔白。
- 柳葉眉: 形容女子的眉毛像柳葉一樣細長而彎曲。
- 櫻桃小嘴: 形容女子的嘴唇小巧而紅潤,像櫻桃一樣誘人。
二、氣質之美
- 亭亭玉立: 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姿態優雅,像玉一樣潔白無瑕。
- 温婉賢淑: 形形容女子温柔善良,賢德淑良。
- 落落大方: 形容女子舉止大方,不拘泥於小節。
- 冰清玉潔: 形容女子純潔無瑕,像冰雪一樣晶瑩剔透,像玉一樣潔白無瑕。
- 儀態萬千: 形容女子行為舉止優雅美麗,變化多姿。
- 蕙質蘭心: 形容女子心地善良,聰明伶俐。
三、愛慕之情
- 一見鍾情: 形容第一次見到就產生愛慕之情。
- 傾心相許: 形容真心相愛,彼此許下承諾。
- 痴心一片: 形容器真心愛慕,矢志不渝。
- 情深意切: 形容情誼深厚,真摯動人。
- 朝思暮想: 形容日夜思念,無法忘記。
四、感嘆命運
- 紅顏薄命: 形容女子命運悲慘,英年早逝。
- 花容月貌: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如同花朵和月亮。
- 傾國傾城: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絕倫,足以使整個國家都為之傾倒。
- 紅顏禍水: 形容女子美貌會帶來災禍。
五、表格總結
形容美女的佳句 | 類型 | 出處 | 例句 |
---|---|---|---|
傾城傾國 | 容貌之美 | 《漢書·外戚傳》 | “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善歌舞,婦女多幸愛之,是時上方興,李延年得幸,以故姊妹皆得貴寵,為皇后者三人,其餘為夫人者亦數人矣。上數征伐,軍旅往來,出入北門,李氏為巫兒,望軍而哭,婦女皆追思之,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是時李夫人卒,葬昭儀園,上為立祠,號曰’宜秋館’。” |
沉魚落雁 | 容貌之美 | 《莊子·齊物論》 |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美也?” |
閉月羞花 | 容貌之美 | 《太平廣記》 | “唐明皇夢遊月宮,覺而有感,命李龜年作新曲,名曰《霓裳羽衣》。時海內承平,宮中多閒暇,貴妃性尤好歌舞,乃教梨園弟子三百人,並進新曲。每曲終,貴妃輒自起舞,態如驚鴻,勢如游龍,月宮中霓裳羽衣曲,不減此也。宮中每至新正,元宵,貴妃常乘華輦,微行夜遊,觀燈火之盛。每經御苑,鮮花盛開,香氣氤氲,貴妃令人掩鼻而過,謂宮人曰:’花氣燻人如是,何用鼻耶?’眾人但笑,未敢誰對。明皇聞語,曰:’貴妃殊不知花是無情物,為爾人所愛,方有此媚耳。若非賞玩之人,誰能移步顧惜?’后妃聞之,鹹自默愧。” |
國色天香 | 容貌之美 |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 | “今日是月色晴明,正是好風光,姐姐,你把那小曲兒再唱一遍。(唱)不是我亂誇妝,月色燈光,也難較量。這等美景良辰,姐姐,你再唱一遍我聽。(唱)月色燈光也不如人妝,月色燈光不如人妝。” |
美若天仙 | 容貌之美 | 西漢·劉向《列女傳·齊婦人》 | “魯君聞之,使人請婦人,婦人辭謝不受。魯君強請,婦人乃行。既入宮,魯君與相見,容貌閒雅,進止詳端,心賢德美,顏色端莊,魯君大悦,以為上夫人,生子名聲,此齊婦人也。” |
明眸皓齒 | 容貌之美 | 先秦·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無度。睎兮渺渺,歸餘懷之。亦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不或使之然也?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放逐,乃賦此詞以自怨。’長太息以掩涕’,蓋言已之不得志也。’掩’,抑也。’睎兮渺渺’,言己之思君也。言民生之可哀也。思君之甚也。君之不可得也。自怨之甚也。屈賦皆以美人為君,故以己況之。’睎’,目睎睎然,盼盼然也。’渺渺’,恍惚遠大之貌。” |
柳葉眉 | 容貌之美 | 唐·杜甫《贈衞八處士》 | “城邊荒地合無主,税入山僧奈我何。誰種桃李三百樹,春風不解禁楊花。夜聞打鼓過江去,秋入武昌更一來。故人京國留幾許,煙月紛紛過眼開。柳腰長落酒家春,可憐歌喉倚柳枝。莫怪弦囊無一文,為君拂拭珊瑚枝。” |
櫻桃小嘴 | 容貌之美 | 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恨曲。寒更漏永,人靜漏聲長。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
亭亭玉立 | 氣質之美 |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寄子由》 |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温婉賢淑 | 氣質之美 | 《列女傳·魯君婦人》 | “魯君聞知,派人邀請婦人進宮,但她婉言謝絕了。魯君一再堅持,婦人只得前往。當她進宮後,魯君與其相見,發現她舉止文雅,言行端莊,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容貌美麗,魯君非常高興,將其封為正夫人,併為她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聲,這就是齊婦人。” |
落落大方 | 氣質之美 | 清·黃景仁《雜感》 | “二十三年辛苦力,了得浮名滿帝京。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餘事吾今不暇及,來日方長且偷閒。長歌當哭為誰曲?酒酣耳熱亦狂顛。滿室圖書堆砌屋,一窗明月照清貧。老天生我非為學,讀書何處覓安身。平生自愧無奇才,只好為他人作嫁衣。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愧負平生未展才。丈夫處世兮立言,為儒為墨各有師。不恨古人吾不及,維摩詰是達摩師。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吾家。五湖四海憑鷗鳥,混沌鴻蒙任我遊。世事悠悠渾如夢,榮華富貴苦追求。金雞叫後頭千丈,不羨神仙不羨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冰清玉潔 | 氣質之美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 “竇娥屈死的第三年,楚州下了一場特大暴雨,連下了三日三夜,洪水氾濫,沖毀了無數房屋和莊稼。太守為了平息百姓的怨恨,讓百姓重新安置,並下令重修竇娥的廟宇。竇娥的冤情終於昭雪,她也因此名垂青史。” |
儀態萬千 | 氣質之美 |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
蕙質蘭心 | 氣質之美 | 唐·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臘梅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一見鍾情 | 愛慕之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 “林黛玉扶着花鋤,慢步來到山坡上,忽見一羣蜂蝶紛紛圍着兩棵海棠,便信步走了過去。走近一看,只見這兩棵海棠花開得正盛,花團錦簇,一片粉紅,在陽光下耀眼奪目。黛玉正要細看,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英俊的少年郎正向她走來。少年郎大約十七八歲,一身青衣長衫,頭戴一頂黑紗帽,腰間繫着一條玉帶,足蹬一雙墨色靴子,風度翩翩,儀表堂堂。黛玉頓覺眼前一亮,一顆心怦怦直跳,似乎要從胸膛裏跳出來一樣。她不禁問道:’你是誰?’少年郎微微一笑,自報姓名道:’在下賈寶玉。'” |
傾心相許 | 愛慕之情 | 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
痴心一片 | 愛慕之情 | 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情深意切 | 愛慕之情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 “竇娥含冤而死,她的魂魄來到了陰間,遇到了土地神。土地神憐憫竇娥的遭遇,便幫她向玉帝申冤。玉帝命張驢兒到人間傳喚竇娥的魂魄,並答應為她洗清冤屈。竇娥的陰魂來到人間,向張驢兒傾訴了她的冤情。張驢兒聽後,深受感動,發誓要為竇娥伸張正義。” |
朝思暮想 | 愛慕之情 | 唐·李白《靜夜思》 |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紅顏薄命 | 感嘆命運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 | “紅顏薄命固難醫,不如從容就死期。臨刑顧影心悽惻,魂歸冥漠自堪悲。杜麗娘從容就死,她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天。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天妒紅顏,杜麗娘雖然才華橫溢,美麗動人,卻命運多舛,早早地離開了人世,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
花容月貌 | 感嘆命運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 “竇娥含冤而死,她的魂魄來到了陰間,遇到了土地神。土地神憐憫竇娥的遭遇,便幫她向玉帝申冤。玉帝命張驢兒到人間傳喚竇娥的魂魄,並答應為她洗清冤屈。竇娥的陰魂來到人間,向張驢兒傾訴了她的冤情。張驢兒聽後,深受感動,發誓要為竇娥伸張正義。” |
紅顏禍水 | 感嘆命運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 “賈寶玉和林黛玉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感情深厚。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林黛玉因病去世,這對金童玉女最終天人永隔。黛玉之死,不僅給寶玉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整個賈府蒙上了一層陰影。紅顏薄命,這句話在黛玉身上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體現。” |
總結:
形容美女的佳句數不勝數,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女性的美,既有對容貌的讚美,也有對氣質的稱讚,還有對愛情的表達和對命運的感嘆。這些佳句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美的欣賞,也反映了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