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面相討論區看到有人問「舌頭短面相」代表什麼意思,這讓我想起阿嬤常說的「舌相如人相」,原來舌頭長短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跟運勢耶!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順便分享一些從老師傅那裡聽來的觀察心得。

先說說舌頭短的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講話速度通常比較快,而且有時候會有點大舌頭的感覺。我表弟就是這樣,每次急起來講話都像機關槍一樣,阿嬤都笑說他「舌頭打結」。不過面相學上認為,這類型的人其實很聰明,反應快但比較沒耐心,做事情容易三分鐘熱度。

舌頭特徵 性格特點 運勢傾向
舌頭短小 急性子、反應快 適合需要臨場反應的工作
舌尖較圓 為人隨和、好相處 貴人運不錯
舌頭偏厚 個性穩重、重感情 財運較穩定

記得小時候鄰居阿姨就是典型的舌頭短面相,她在菜市場賣衣服超級厲害,客人殺價她都能馬上接招,生意好得不得了。老師傅說這種面相的人特別適合做買賣,因為他們腦筋轉得快,很會隨機應變。不過缺點是有時候講話太直接,容易得罪人還不自知。

我發現很多舌頭短的人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超級討厭拖拖拉拉。以前公司有個主管就是這樣,開會時最常說「講重點!」、「不要浪費時間」。雖然效率很高,但底下的人壓力都很大。這種面相的人如果當老闆,通常公司步調會很快,但員工流動率也可能比較高。

舌頭短面相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舌頭短的人性格特質大公開,原來他們都這樣想事情」,這個話題在台灣的命理圈其實討論度很高耶!很多人都以為舌頭長短只是生理特徵,但其實從面相學來看,舌頭的長短跟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和性格真的有密切關聯。我身邊就有幾個舌頭比較短的朋友,相處久了發現他們真的有一些共同特質,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參考看看~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說話方式啦!舌頭短的人講話通常比較直接,不太會拐彎抹角,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衝。但其實他們不是故意要嗆人,只是習慣把想法很快速地表達出來。我那個在科技業當工程師的朋友阿明就是典型例子,開會時總是第一個提出問題,雖然有時候語氣硬了點,但大家都說他講話很中肯,一針見血。

再來是他們的思考模式很有趣,可以整理成這個表格:

特質 具體表現 優點 缺點
決策速度快 想到就做不太猶豫 執行力強 容易忽略細節
邏輯性強 喜歡條列式思考 分析問題很清晰 有時缺乏彈性
記憶力特別好 對數字、日期特別敏感 工作很可靠 容易記仇
討厭複雜 做事喜歡簡單明瞭的流程 效率高 可能顯得不夠細心

另外我還發現,舌頭短的人通常對自己認定的事情會特別堅持。像我表姐就是這樣,她決定要減肥就真的每天運動、嚴格控制飲食,三個月就瘦了十公斤,這種毅力真的讓人佩服!不過相對的,他們也比較難接受別人的意見,有時候明明知道對方是為自己好,還是會忍不住想要反駁幾句。

在感情方面,這類型的人通常比較務實,不會說什麼甜言蜜語,但會用實際行動關心另一半。我同事阿凱就是標準代表,從來不會跟女友說「我愛你」,可是女友生病時他會默默買好粥送到她家,加班再晚都會去接她下班。這種實際派的浪漫,其實也蠻讓人感動的啦!

最近有網友在PTT上發問「為什麼有人天生舌頭比較短?醫師解析背後原因」,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不少人。舌頭長短看似小事,但其實會影響發音、進食甚至呼吸,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專業醫師怎麼說。

根據耳鼻喉科醫師的臨床觀察,舌頭短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舌繫帶過緊(俗稱「吊舌根」),另一種則是天生舌體發育較短。舌繫帶是連接舌頭和口腔底部的那條薄膜,如果太短或太緊,就會限制舌頭的活動範圍。這類情況在新生兒中約佔4-5%,很多爸媽都是在寶寶喝奶困難時才發現問題。

常見舌頭短原因比較表

類型 發生率 主要特徵 可能影響
舌繫帶過短 4-5% 舌頭無法伸出口腔或碰到上顎 哺乳困難、發音不清
天生舌體短 較罕見 整體舌頭長度不足 咀嚼障礙、睡眠呼吸中止
後天萎縮 極少見 隨年齡舌頭變短 老年人吞嚥功能退化

有些家長會擔心舌頭短是不是遺傳問題,醫師表示確實有家族傾向,但並非絕對。臨床上更常見的是孕期發育過程中的微小變異,比如懷孕期間營養狀況或環境因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幼兒園老師發現小朋友講話「臭乳呆」時,都會建議先去檢查舌繫帶,但其實發音問題不一定全是舌頭長短的鍋,有時候只是需要多練習。

至於治療方式,如果是舌繫帶過短,通常會建議在嬰兒時期就進行簡單的門診手術,局部麻醉後剪開繫帶即可,傷口小恢復快。但如果是天生舌體短,就要評估對生活的實際影響程度,未必都需要處理。有位媽媽分享經驗說,她女兒直到3歲還不會發「ㄌ」的音,檢查後發現舌繫帶稍微緊了些,經過簡單處理後,現在已經可以流利地念「拉拉熊」了。

舌頭短面相

舌頭短會影響説話嗎?語言治療師親身經驗談

最近有個媽媽帶著小朋友來門診,很緊張地問我:「醫生啊,我兒子講話都糊糊的,是不是舌頭太短害的?」這讓我想到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疑問。其實啊,舌頭長短對說話的影響,真的要看情況啦!不是所有講話不清楚都是舌繫帶太短造成的,我們先來看看常見的狀況。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去年有個五歲的小妹妹,講「ㄌ」和「ㄖ」都會變成「ㄧ」,媽媽以為是舌頭問題。結果檢查發現,其實是聽力有點狀況,影響到發音學習。所以啊,有時候問題不在舌頭,而是其他因素在作怪。不過確實有些發音會受到舌頭長短影響,特別是需要舌尖往上翹的音,像「ㄊ」、「ㄉ」、「ㄋ」這些。

常見發音問題 可能原因 解決方式
ㄌ、ㄖ發音不清 舌頭靈活度不足 舌頭運動練習
ㄓ、ㄔ、ㄕ不準 舌頭位置錯誤 發音位置調整
ㄍ、ㄎ說不好 舌根力量不夠 口腔肌肉訓練

我自己在臨床上遇過不少案例,有個國中生因為舌繫帶較短,從小被笑「大舌頭」,其實經過三個月的語言治療,配合居家練習,現在說話完全沒問題了。重點是要先評估清楚,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有時候家長太緊張,反而會給孩子壓力,讓說話問題更嚴重。建議可以先觀察孩子平時吃東西、舔冰淇淋的動作,如果舌頭能自然伸到嘴唇外,通常不會是嚴重的舌繫帶過短。

語言治療師在評估時,會看很多面向:舌頭的靈活度、力量、協調性,還有聽力、口腔結構等等。有些孩子只是需要多練習,像玩「舌尖碰鼻頭」的遊戲就能改善。我常跟家長說,與其擔心舌頭長短,不如多跟孩子對話,創造輕鬆的語言環境。畢竟說話是全身協調的結果,不是只看單一部位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