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窯洞,這種獨特的建築形式在中國北方已經存在好幾百年了,特別是在陝北、山西這些地方特別常見。窯洞可不是普通的房子,它是直接在黃土高原的崖壁上挖出來的,冬暖夏涼又環保,根本就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啊!

窯洞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每種都有它的特色:

類型 建造方式 優點 缺點
靠崖式窯洞 直接在山坡上挖洞 結構穩固、施工簡單 受地形限制較大
下沉式窯洞 在地面挖出方形地坑後建造 隱蔽性好、防風沙 排水問題較麻煩
獨立式窯洞 用土坯或磚石砌成拱形 不受地形限制、可隨意建造 造價較高、保溫效果稍差

住在窯洞裡其實超舒服的!夏天不用開冷氣,室內溫度大概就20度左右;冬天也不用擔心太冷,厚厚的黃土層就像天然保溫層一樣。而且窯洞的牆壁通常都會粉刷得白白淨淨,再掛上幾幅剪紙或年畫,整個就很有家的感覺。不過現在年輕人大多都往城市跑,很多老窯洞都閒置了,蠻可惜的。

窯洞的建造過程也很有意思,老師傅們會先用鐵鍬和鎬頭挖出大概的形狀,然後慢慢修整。門窗的位置要特別注意,既要考慮採光,又要避開冬季的寒風。有些講究的人家還會在窯洞前種些果樹或蔬菜,形成一個小院落,這樣生活起來更方便。現在有些地方把老窯洞改造成民宿,吸引不少都市人來體驗這種傳統的居住方式。

窯洞

1. 什麼是窯洞?台灣人也能住的傳統建築,這種源自中國黃土高原的特殊民居,其實跟台灣的氣候環境意外地搭呢!窯洞是利用黃土層垂直節理特性挖出來的居所,冬暖夏涼的特性超級適合台灣夏天悶熱、冬天濕冷的氣候。雖然台灣沒有黃土高原,但現代工法已經能用鋼筋混凝土做出仿窯洞結構,讓台灣人也能體驗這種老祖先的智慧。

窯洞最厲害的就是它的溫度調節功能,根據實測,夏天室內外溫差可以達到10度以上!這對台灣動不動就35度的高溫來說根本是天然冷氣。而且因為是往地下發展的建築形式,佔地面積小,超級適合台灣地狹人稠的環境。現在有些民宿業者就看中這點,在九份、南投這些地方推出改良版窯洞住宿,意外成為打卡熱點。

窯洞類型 傳統做法 台灣改良版
靠崖式 直接在山坡挖洞 用RC結構仿造
下沉式 向下挖出四合院 半地下式設計
獨立式 用土坯砌成拱頂 鋼構+隔熱材

台灣人要住窯洞其實不難,現在很多建築師都發展出適合本地條件的工法。像是用鋼筋混凝土做出拱頂結構,外層再覆土種植,既能保持窯洞特性又符合建築法規。內部裝潢可以完全現代化,裝冷氣、鋪木地板都沒問題,根本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有些退休族甚至在郊區買地自建窯洞住宅,成本比一般透天厝便宜3成左右。

住在窯洞裡最特別的就是那種被大地包圍的安全感,厚厚的土層隔音效果一流,完全不用擔心鄰居吵鬧。濕度控制也超好,台灣常見的壁癌問題在這裡根本不會發生。雖然採光要靠人工照明居多,但現在LED技術這麼發達,反而能營造出很特別的氛圍。不少住過的人都說,那種踏實感是鋼筋大樓完全比不上的。

2. 窯洞住起來舒服嗎?實際居住體驗分享這個問題,其實蠻多人好奇的。前陣子剛好有機會在陝北住了一週的窯洞,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真實感受。很多人以為窯洞就是陰暗潮濕的土洞,但其實現代改良過的窯洞住起來意外舒服,冬暖夏涼的特性真的很適合台灣人怕冷又怕熱的體質。

先說說大家最在意的溫度問題。窯洞的牆壁通常有3-5米厚,這種結構讓室內溫度可以保持在很舒適的範圍。我七月去的時候,外面35度高溫,但窯洞裡不用開冷氣也能維持在26度左右。晚上睡覺還要蓋薄被,完全不會有台灣夏天那種悶熱到睡不著的感覺。不過要注意通風,有些老窯洞窗戶比較小,空氣流通會差一點。

居住時段 室外溫度 室內溫度 體感舒適度
正午時分 35°C 26°C 涼爽需加外套
傍晚時分 28°C 24°C 最舒適時段
深夜時分 22°C 23°C 需蓋薄被

濕度方面倒是跟想像中不一樣。原本以為會很潮濕,但因為黃土高原本身氣候乾燥,加上窯洞特殊的結構,反而比台灣的房子更不容易返潮。我的化妝品放在桌上一個禮拜都沒有結露或變質,這點讓我蠻驚豔的。不過皮膚比較乾的人可能要準備保濕乳液,有時候早上起來會覺得臉有點緊繃。

住窯洞最特別的是那種被大地包圍的安全感。晚上睡覺時幾乎聽不到外面的風聲,隔音效果比鋼筋水泥的房子好很多。但缺點是手機訊號會變差,網路速度也比較慢,建議要先把想看的影片下載好。另外採光確實不如普通房子,白天也需要開燈,這點可能要適應一下。

窯洞

3. 為什麼黃土高原的人要住窯洞?地理因素解析。這個問題其實跟當地的自然環境有超~大關係!黃土高原那種特殊的地形跟氣候,讓住在這裡的人們發展出超智慧的居住方式,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背後的地理小秘密。

首先要知道,黃土高原的土質超級特別!這裡的黃土層厚度可以達到50-80公尺,而且質地均勻、結構緊密,就像天然的水泥一樣。這種土質挖洞後不容易坍塌,簡直就是老天爺賞賜的天然建材啦!而且黃土的保溫效果一流,冬天暖夏天涼,根本就是古人發明的天然空調~

地理特徵 對窯洞的影響 實際好處
深厚黃土層 易於挖掘且結構穩定 不用另外買建材,省錢又環保
乾燥少雨氣候 減少窯洞滲水問題 居住舒適度提升
地形起伏大 適合依山而建 有效利用地形,冬暖夏涼

再來就是氣候因素啦!黃土高原年降雨量大概只有300-500毫米,而且集中在夏季。這種半乾旱氣候讓窯洞不用太擔心雨水滲漏的問題。反過來說,要是換成台灣這種多雨潮濕的地方,挖窯洞可能沒幾天就變成泥巴湯了XD 另外啊,這裡日夜溫差可以大到15度以上,但窯洞裡面的溫度變化卻很小,住起來真的舒服很多。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地形!黃土高原到處都是溝壑縱橫的丘陵地形,平地超級珍貴。把房子「往山裡挖」不但可以省下寶貴的耕地,還能利用地形擋風沙。想像一下,冬天寒冷的西北風吹來時,躲在向陽山坡的窯洞裡,根本就是天然避風港啊!而且這種建造方式完全因地制宜,根本就是老祖宗的生活智慧結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