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家裡養烏龜好嗎」,其實養龜龜真的是很療癒的事情呢!比起貓狗需要天天遛,烏龜算是相對好照顧的寵物,特別適合住在都市小公寓的台灣人。不過養之前還是要搞清楚牠們的習性,畢竟每種龜的需求都不太一樣,像巴西龜、斑龜這些常見品種,照顧方式就有差啦!

先來說說養龜的優點吧~龜龜壽命長,好好養可以陪你十幾年甚至更久,而且不太會吵鬧,適合喜歡安靜的人。牠們的互動性雖然沒有狗狗那麼強,但餵食時看到牠們伸長脖子等吃的樣子真的超可愛!最重要的是,養龜的花費相對低,初期準備好設備後,後續就是飼料和定期換水這些基本開銷。

當然啦,養龜也不是完全沒缺點。最麻煩的就是要定期清理水缸,特別是夏天水質容易變差,懶人可能會覺得有點煩。另外龜龜雖然看起來憨厚,但有些品種其實滿兇的,像是鱷龜這種就不太適合新手養。還有啊,龜龜也是會生病的,常見的像是軟殼症、白眼病,這些都要特別注意。

常見寵物龜種類 成體大小 適合水溫 食物類型 性格特點
巴西龜 15-25cm 24-28°C 雜食性 活潑好動
斑龜 20-30cm 22-26°C 偏素食 溫和膽小
地圖龜 10-15cm 24-26°C 雜食性 好奇心強
鱷龜 40-60cm 22-26°C 肉食性 兇猛具攻擊性

養龜最關鍵的就是要準備合適的居住環境。水缸大小至少要讓龜龜能自由活動,水深要根據品種調整,像巴西龜就需要比較深的水。記得要裝設過濾器和加溫棒,台灣冬天雖然不算太冷,但寒流來時水溫還是會太低。曬台也很重要,龜龜需要上岸曬太陽來幫助鈣質吸收,不然容易得軟殼病。

餵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均衡,幼龜可以每天餵,成龜2-3天餵一次就好。市面上有賣專門的龜飼料,也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和小魚小蝦。不過千萬別餵太多,龜龜很容易吃過胖,而且吃剩的食物要馬上清理,不然水會很快就髒掉。有些主人會餵生肉,但要注意寄生蟲問題,最好還是煮熟比較安全。

家裡養烏龜好嗎

家裡養烏龜適合什麼樣的人?新手飼主必看!如果你正在考慮養寵物,但又擔心沒時間照顧,烏龜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牠們不像貓狗需要天天陪玩,也不用每天遛,但這不代表完全不用花心思喔!今天就來聊聊什麼樣的人最適合養烏龜,還有新手該注意哪些事。

首先,烏龜特別適合生活節奏穩定、喜歡安靜環境的人。牠們壽命很長,動輒能活20年以上,所以飼主要有長期照顧的心理準備。如果你是個上班族,每天早出晚歸,烏龜其實很能適應這種規律的生活。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烏龜看起來很「佛系」,但還是需要定期換水、清理環境,每週至少要花1-2小時打理牠們的家。

適合養烏龜的人 不適合養烏龜的人
喜歡觀察小動物 想要會互動的寵物
生活作息規律 經常出差或搬家
有耐心長期照顧 容易三分鐘熱度
願意學習飼養知識 覺得烏龜不用照顧

再來說說飼養環境。烏龜對空間要求其實不低,尤其是水龜,需要足夠的水域和陸地區。很多人以為用個小盒子就能養,這可是大錯特錯!以常見的巴西龜為例,成體後至少需要60公分以上的缸,還要配備過濾器和加溫燈。雖然初期設備花費較高,但後續維持成本相對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烏龜是「入門容易精通難」的寵物。

食物方面倒是不用太擔心,市售的烏龜飼料營養很均衡,偶爾搭配些蔬菜、小魚就能滿足需求。但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烏龜食性差異很大,陸龜和水龜的菜單就完全不同。建議新手先從最常見的巴西龜或斑龜開始養,等累積經驗後再挑戰其他品種。另外,烏龜雖然看起來很溫馴,但其實有些品種咬合力很強,處理時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家中有小朋友的話更要留意。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什麼時候最適合帶烏龜回家?季節挑選指南」,其實養龜龜真的要看季節啦!台灣天氣變化大,選對時間帶龜龜回家,牠們才能更快適應新環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重點時段,讓你的龜龜從第一天就過得舒舒服服~

首先最推薦春季中後期(3-5月),這時候天氣回暖但還不會太熱,龜龜剛結束冬眠(如果是需要冬眠的品種),活動力開始恢復。帶回家後食慾會比較好,也容易觀察健康狀況。不過要避開梅雨季,潮濕天氣容易讓龜龜得皮膚病。

秋季(9-11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時候晝夜溫差雖然大,但整體溫度適中。記得避開颱風季後的一兩週,因為那時候環境濕度還很高。這個季節帶龜龜回家,可以趁冬天來臨前讓牠好好適應新家。

季節 適合月份 注意事項
春季 3-5月 避開梅雨季,注意通風
秋季 9-11月 避開颱風後潮濕期
夏季 6-8月 需加強降溫,新手較不建議
冬季 12-2月 僅適合有經驗者,要準備加溫設備

說到夏天(6-8月),雖然是龜龜最活躍的時候,但台灣夏天實在太熱了!除非你能確保環境溫度控制在28度以下,否則龜龜容易熱衰竭。而且夏天帶回家的龜龜常常是別人養不下的,健康狀況要特別注意。

冬天基本上不建議新手在這個季節帶龜龜回家,特別是12月到2月之間。很多龜龜會進入冬眠狀態,新手很難判斷是生病還是正常冬眠。要是遇到寒流來襲,保暖沒做好很容易出問題。如果真的非得冬天養,記得先把加溫燈、加溫棒這些設備準備齊全。

家裡養烏龜好嗎

最近好多朋友都開始養烏龜當寵物,但你知道養烏龜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基礎設備清單其實比想像中還要講究嗎?養烏龜不是隨便找個盆子裝水就好,牠們跟我們一樣需要舒適的生活環境,今天就來分享新手必備的烏龜飼養裝備,讓你的龜龜住得開心又健康!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飼養容器,根據烏龜品種不同,陸龜和水龜需要的空間完全不一樣。水龜建議用長型水族箱,水位至少要超過龜殼高度2倍;陸龜則需要寬敞的飼養箱,底部鋪設專用底材。記得容器要夠大,烏龜長得很快,我家那隻巴西龜半年就從掌心大小長到快一個手掌大,當初買的缸差點不夠用!

接下來是過濾系統,這點超多新手會忽略。烏龜排泄量很大,水質惡化超快,建議直接買外掛式過濾器,最好選比廠商建議再大一號的型號。我後來換了三層過濾盒,清洗濾材時才發現原來烏龜可以製造這麼多”驚喜”啊!另外加溫棒和UVB燈也是必備,尤其是冬天水溫不能低於22度,不然龜龜會拒食。

設備名稱 水龜必備 陸龜必備 備註說明
飼養容器 水龜要夠深,陸龜要夠寬
UVB燈 每天開8-10小時
加溫棒 維持水溫25-28度
過濾器 建議流量是水體6-8倍
曬台/陸地區 水龜需要完全乾燥休息區
溫濕度計 監控陸龜環境溫濕度

食物方面建議準備專用飼料當主食,搭配新鮮蔬菜和活餌。我每週會餵兩次去殼蝦仁當點心,龜龜看到都會興奮地游超快!記得還要準備鈣粉和維生素補充劑,特別是幼龜階段需要定期補充。另外別忘了買個小網子用來撈便便和換水,我都是趁龜龜在曬背時偷偷清理,不然牠會一直來搗亂超好笑。

最後提醒要準備常用藥品,像眼藥水、龜殼修護膏這些,龜龜偶爾會有點小毛病。我第一次發現龜龜眼睛腫腫的時候超慌張,還好有先準備好爬蟲專用眼藥水。還有啊,記得買個大小適中的運輸盒,帶龜龜去看醫生或是搬家時都會用到,千萬別用塑膠袋裝,我朋友就這樣把龜龜摔到地上超危險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