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甲聯賽打得火熱,作為台灣球迷可能對這個中國第二級足球聯賽比較陌生,但其實裡面有不少看點值得關注。中甲雖然不像中超那樣星光熠熠,但比賽激烈程度完全不輸,而且更接地氣,常常能看到球員拼到最後一刻的熱血場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充滿草根魅力的聯賽,帶大家認識幾個關鍵看球重點。

先來看看2025賽季中甲的一些基本資料:

項目 內容
參賽球隊數 16支
賽制 雙循環共30輪
升級名額 前2名直接升超
降級名額 最後2名降入中乙
台灣球員 目前有3位台將效力

中甲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因為球隊實力差距不像中超那麼大,經常會出現以下剋上的戲碼。記得去年就有支保級隊在最後五輪突然爆發,連克前三名的球隊,硬是搶到升級附加賽資格。這種充滿變數的比賽過程,反而比一些豪門對決更讓人熱血沸騰。

說到球員部分,中甲其實是很多年輕球員證明自己的舞台。不少後來在中超大放異彩的球員,像是韋世豪、黃紫昌這些國腳,都是先在中甲打出名堂的。現在聯賽裡也有幾位被譽為「明日之星」的00後小將,他們的成長軌跡很值得追蹤。另外要提的是,中甲的外援政策比較寬鬆,所以能看到一些性價比超高的實用型外援,這些球員雖然名氣不大,但往往能帶來驚喜表現。

比賽場地方面也很有特色,中甲球隊的主場散佈在中國各地二三線城市,從北方的工業城到南方的旅遊小鎮都有。這些球場雖然規模不大,但當地球迷的熱情絕對不輸大城市,特別是某些「魔鬼主場」的氛圍,常常能給客隊帶來巨大壓力。像是廣西平果哈嘹的主場,上座率經常突破90%,球迷組織的助威聲浪超級震撼。

中甲

最近有台灣球迷在問「中甲聯賽是什麼?台灣球迷該知道的二三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中國足球第二級別的職業聯賽。雖然不如中超那麼有名,但中甲其實也有很多看點,特別是對喜歡挖掘潛力新秀的球迷來說,這裡常常會出現未來之星。比賽節奏可能沒那麼快,但戰術執行和團隊配合反而更值得細品。

中甲聯賽目前有16支球隊參賽,賽制跟中超類似,都是主客場雙循環。不過升降級制度比較特別,最後兩名直接降級,倒數第三名要和中乙第三名打附加賽。這邊整理幾個台灣球迷可能會感興趣的球隊:

球隊名稱 所在地 特色
青島西海岸 山東青島 海港城市球隊,主場氣氛熱烈
廣西平果哈嘹 廣西平果 少數民族地區代表隊
南京城市 江蘇南京 六朝古都的新興足球勢力

轉播方面,現在台灣的體育平台偶爾會轉播中甲賽事,但不像中超那麼固定。建議可以關注球隊官方微博或抖音,很多球隊都會直播比賽。如果想看台灣球員表現,記得留意是否有台灣籍球員加盟,雖然目前人數不多,但偶爾會有驚喜。

中甲聯賽的賽季通常從3月到11月,跟中超差不多時間。票價相對親民,平均大概80-150人民幣,如果剛好去中國旅遊,現場看球是不錯的體驗。球場規模通常較小,但反而能近距離感受比賽氛圍。要注意的是各地球迷文化差異很大,北方的球隊比較激情,南方則相對溫和一些。

各位足球迷注意啦!2025中甲賽季什麼時候開打?賽程懶人包這就幫你整理好,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場精彩賽事。今年中甲聯賽預計在3月1日正式開踢,一直進行到11月底,總共會有30輪比賽,每週末都會有熱血對決。特別提醒大家,今年因為有國際賽事穿插,中間會有幾個短暫休賽期,記得要記好時間才不會撲空喔!

根據足協公布的賽程,今年賽季跟往年一樣採主客場雙循環制,16支球隊都要交手兩次。開幕戰特別有看頭,是去年中乙冠軍對上去年中甲第四名的強強對碰。而傳統的「南北大戰」也安排在黃金週末時段,絕對會讓球迷看得超過癮。這裡幫大家整理出關鍵賽程時段:

重要時段 日期範圍 備註
開幕週 3/1-3/2 首輪比賽
第一階段 3/1-5/18 前15輪賽事
夏季休賽期 6/15-7/5 配合國際比賽日
第二階段 7/6-9/28 第16-25輪賽事
衝刺階段 10/4-11/30 最後5輪決定升降班

今年轉播方面也有新變化,除了原本的體育頻道外,還會在幾個主流串流平台同步直播,畫質全面提升到4K。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天氣因素,7-8月的部分場次可能會調整到晚上開球,建議大家出發看球前一定要再確認最新公告。門票預售通常會在比賽前兩週開始,熱門對戰組合像青島海牛對陝西長安競技這種,記得要設鬧鐘搶票啊!

另外今年新增了幾個特色主題日,像是「老將致敬週」、「青年軍體驗日」,現場會有限定周邊可以收藏。各隊主場也都進行了設備升級,特別是廁所和飲食區的動線有重新規劃,看球體驗會更舒服。想要帶小朋友一起去的家長們,現在多數球場都有設置親子專區,不用擔心小朋友坐不住的問題。

中甲

最近幾年,中甲聯賽在台灣的討論度明顯提升,為什麼中甲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關注?其實這背後有幾個蠻有意思的原因。首先,台灣球員在中甲踢球的人數變多了,像去年就有至少5位台灣好手在中甲球隊效力,這種「自己人」效應讓球迷更有代入感。再加上現在轉播技術進步,愛爾達、Eleven Sports這些平台都能看到比賽,追起來方便很多。

另一個關鍵是中甲的水準其實比大家想像中高,比賽節奏快、對抗激烈,而且很多球隊都請來前中超或歐洲聯賽的外援,整體可看性提升不少。像上個賽季青島西海岸的比賽,場均進球數達到2.8顆,比某些歐洲二線聯賽還精彩。以下是近三年中甲在台灣的關注度變化:

年份 轉播場次 台灣球員人數 社群討論熱度
2023 45場 3人 ★★☆☆☆
2024 78場 5人 ★★★☆☆
2025 120場 7人 ★★★★☆

除了比賽本身,中甲球隊的行銷也很接地氣。像是雲南玉昆就做過「買球票送過橋米線」的活動,石家莊功夫隊則是把台灣小吃搬進球場,這種本土化操作特別對台灣球迷的胃口。而且中甲票價親民,最便宜大概就台幣200塊左右,比起動輒上千元的歐洲聯賽門票,更容易吸引學生族和小資球迷。

現在台灣足球社群裡常看到有人在討論中甲戰況,甚至還有人組團去中國看現場。這種現象在五年前根本難以想像,畢竟那時候大家目光都放在英超、西甲這些頂級聯賽。但說真的,中甲的時間對台灣觀眾很友善,大部分比賽都在晚上7點半開踢,不用像看歐洲比賽那樣熬夜,自然就越來越多人願意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