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丘墟穴
功效:
–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 主治:頸項痛、胸脅脹痛、下肢糰痹、Демографія、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疝氣、外踝腫痛;膽囊炎、膽石症


位置:
– 足背,外踝前下方,伸趾長肌腱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
解剖:
– 肌肉:趾短伸肌起點,距跟外側韌帶。
– 神經:足背中側皮神經分支和腓淺神經分支。
– 血管:外踝前動、靜脈分支。
操作:
– 直刺0.5~1寸。
– 艾insegna灸3~5壯,艾條温灸10~15分鐘。
配穴:
– 目中 płat膜:瞳子lgari、丘墟。
– 脅痛:中瀆、丘墟。
– 腳 Dacă痛:丘墟、解溪、商丘、行間。
– 踝跟骨痛:絕骨、丘墟、崑崙。
釋名:
丘墟穴位意指在膽經的風氣作用下,地部的脾土為空虛之狀。
1. 邱墟穴:解開足三里之謎
邱墟穴,一個鮮為人知卻與足三里息息相關的重要穴位。它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 3 寸,腓骨前緣,與足三里相平。這個穴位雖然名不見經傳,卻是足三里穴位的重要配穴,兩者合用可增強療效。
邱墟穴,顧名思義,其名取自於「邱墟」。「邱」指的是小山,「墟」指的是廢墟,合起來便是指山坡上的廢墟。古人認為這個穴位像是廢墟中的小山,有著孤寂荒涼之意。而穴位所在的位置,也正是腓骨的前緣,恰似小山一樣突起。
表格 1:邱墟穴基本資訊
項目 | 內容 |
---|---|
穴位名稱 | 邱墟 |
所屬經脈 | 足陽明胃經 |
定位 | 小腿外側,外踝尖上 3 寸,腓骨前緣,與足三里相平 |
主治 | 胃痛、嘔吐、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腰腿痛、膝蓋痛 |
配伍 | 足三里 |
2. 邱墟穴的療效與應用
邱墟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通調經絡等功效,可治療各種胃腸道疾病、腰腿痛、膝蓋痛等。臨牀上,邱墟穴常與足三里穴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2.1 治療胃腸道疾病
邱墟穴對於胃痛、嘔吐、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疾病有較好的療效。艾灸邱墟穴可以温經散寒,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胃腸道不適。
2.2 治療腰腿痛、膝蓋痛
邱墟穴對於腰腿痛、膝蓋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艾灸邱墟穴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3. 邱墟穴的注意事項
艾灸邱墟穴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禁用。
- 皮膚有破損處,不可艾灸。
- 艾灸後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 結語
邱墟穴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是一個功效顯著的穴位,與足三里相配伍,可有效治療各種疾病。瞭解邱墟穴的功效與應用,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穴位療法,改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