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地主】門口土地公:如何還天官、地主、五方五土龍神?最全攻略!

地主神信仰

地主神(在閩台地區又稱地基主、地祇主、地居主)[1]、地主公、厝宅公等,古代又稱中霤神,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亦有驅邪、招財等作用。地主神屬於神格較低的神祇,屬於「陰神」,一般只有簡單的神位,不同地區的祭拜方式和相關傳説有所不同。

與地主神近似的有龍神、前後地主財神等。漢人拜的地主神牌位,傳統上置於屋內大廳,稱為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粵港人和海外華人又設立獨立神龕或神壇供奉門外的門口土地財神 (有些會有屋形的神龕)。

門口地主 Play

在台灣,地主神信仰十分盛行,稱為地基主信仰,源於福建,也受原住民的信仰影響。日本本土把漢人所稱為地主神的同類神祇為屋敷神,置於屋外的獨立神龕。而日本稱為「地主神」的是類似境主的神祇。

門口地主

朝鮮半島把地主神稱為「地基(터)主神」(터주신),以稻草製成塔狀作為神像,置於屋外土地。

門口地主:守護家園的小精靈

門口地主,又名門神、門丁,是傳統民間信仰中保護家宅平安的神明,通常被放置於大門兩側或門楣之上。他們威武的姿態、兇狠的面容,旨在嚇退邪祟,保佑家人平安。

一、種類繁多的門口地主

不同地域、信仰,所供奉的門口地主也有所不同,常見的有:

地域/信仰 門口地主 特色
道教 秦瓊、尉遲恭 唐朝名將,以勇猛著稱
佛教 韋馱、伽藍 佛教護法神,象徵著堅定和力量
民間信仰 虎爺、土地公 山神、土地的守護神,保佑家宅平安
客家人 門丁公、門丁婆 客家傳統神祇,守護家門的男性和女性神靈

二、門口地主的由來

門口地主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説法:

  • 神話傳説: 傳説中,黃帝與蚩尤大戰時,蚩尤請來許多怪物助戰,其中兩個怪物被黃帝降伏,封為門神,鎮守天庭南天門。後來演變為民間守護家宅的門神。
  • 歷史典故: 秦瓊和尉遲恭是唐太宗的兩位得力大將,曾立下赫赫戰功。唐太宗因病多夢,常夢見鬼魅,便命秦瓊和尉遲恭守護寢宮。後來人們便將他們畫像貼於門上,期望他們能驅邪避災。

三、門口地主的習俗

  • 安放方式: 門口地主通常被安放在大門兩側,頭朝外,面向大門,以震懾邪祟。
  • 神像製作: 傳統的門口地主神像多以木雕、泥塑或紙糊製成,近年來也有以金屬或塑膠製作的現代神像。
  • 祭祀方式: 每年農曆新年或特定節日,人們會祭拜門口地主,祈求保佑家宅平安、身體健康。

四、現代社會的門口地主

隨著社會發展和觀念改變,門口地主的形式和功能也在發生變化。

  • 裝飾作用: 現代社會,門口地主更多地被視為一種裝飾品,其威猛形象增添了一份安全感和美觀。
  • 文化傳承: 門口地主是傳統文化的象徵,其信仰和習俗體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知的敬畏。

總結而言,門口地主是傳統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威嚴的形象和守護家庭的職責,在現代社會依然有着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